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山上人还卞山》
《送别山上人还卞山》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卞山四面皆深山,羡公身住烟云间。

山人住山山亦好,出山何事来尘寰。

海滨参差山绕屋,不及苕中山屈曲。

白莲寺古白莲开,乞食山僧回未回。

山猿啼风虎倚树,秋色满天归去来。

别山别我何山去,仍到烟云幽绝处。

千偈澜翻一字无,明夜月明谁与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山上人”的僧侣从卞山返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僧侣的内心世界。

首句“卞山四面皆深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卞山四周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接着,“羡公身住烟云间”表达了对山上人居住在如仙境般的山中的羡慕之情,暗示了其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山人住山山亦好,出山何事来尘寰”两句,一方面赞美了山上人选择山居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要离开这宁静美好的山中世界,进入充满尘世烦恼的世俗社会?这种反问,既是对山上人行为的疑问,也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

“海滨参差山绕屋,不及苕中山屈曲”将山上人的新居环境与卞山进行对比,强调了卞山的独特魅力,暗示了山上人对原居地的留恋。

“白莲寺古白莲开,乞食山僧回未回”描绘了白莲寺的古朴与宁静,以及山中僧侣的生活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生活的祥和与超然。

“山猿啼风虎倚树,秋色满天归去来”通过山猿的啼叫和老虎倚树的姿态,以及满天的秋色,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万物共生的意境,同时也预示着山上人即将踏上归途。

“别山别我何山去,仍到烟云幽绝处”表达了对山上人离去的不舍,同时预祝他在新的旅途中能找到同样宁静美好的所在。

最后,“千偈澜翻一字无,明夜月明谁与语”以禅意的表达结束全诗,意味着即使在言语无法完全传达的时刻,心灵的交流与理解依然存在,暗示了山上人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连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诗意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登岱·其三

五更沧海吐明蟾,杖策登云过水帘。

辇道旧传排御幛,神坛曾见出金奁。

碑铜蚀雨生苔蕊,瓦铁翻风堕殿檐。

应是最高寒亦重,山人习久不知嫌。

(0)

登岱·其二

岱麓经过忆昔年,跻攀今日秉心虔。

生成功继乾坤后,典礼尊居岳渎先。

鸟道已经离世界,石门犹是倚云天。

杜陵诗句裁零锦,大笔摩崖处处镌。

(0)

一片浓云叆叇光,因风舒捲为谁忙。

如何不作知时雨,只解漫空掩太阳。

(0)

至白马寺观陈白沙庄定山诗碑

断水鳞鳞起碧烟,寻碑古寺访高贤。

秋蛇春蚓数行字,苔蚀尘封三百年。

椎鲁未堪称后学,摩挲应是有前缘。

漫将儒墨疑形迹,不害昌黎友大颠。

(0)

秋风八章留别·其一

秋风奄落凤台山,九月边霜度进关。

一片云旗临驿路,邹阳新载后车还。

(0)

乙卯九月九日来游西涧西涧主委客去竟赴千像寺斋遂得孤游竟日戊午夏又至西涧涧主又赴千像寺斋时节顿易而踪迹略同追和前作再赋此诗

又委松云去,松云万壑新。

偶然为我有,足以见师真。

落叶證前事,禅心泯客尘。

蘧庐视天地,自属两忘人。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