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西方无量乐。四方上下天垂幕。
不比娑婆田地恶。无垠堮。纯将一片琉璃作。
能扫爱河波浪涸。尽翻苦树枝条落。
智焰争容蚊蚋泊。神超卓。径登广大毗卢阁。
听说西方无量乐。四方上下天垂幕。
不比娑婆田地恶。无垠堮。纯将一片琉璃作。
能扫爱河波浪涸。尽翻苦树枝条落。
智焰争容蚊蚋泊。神超卓。径登广大毗卢阁。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梵琦所作的《渔家傲》,以佛教禅意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西方极乐世界。诗中描述了西方世界的无量快乐,天空如幕布般覆盖四方上下,与娑婆世界(人间)的苦难形成对比。这里的土地没有边界,犹如一片纯净的琉璃,象征着和平与宁静。
诗人进一步强调,这个极乐世界能够消除爱恨情仇,使痛苦和烦恼消失,连蚊蚋这样的小生物也能在此找到安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智慧,直登至高无上的毗卢阁(可能指佛寺或佛法的最高境界)的向往,体现出对精神解脱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修行的执着。
去时枫树青,回来枫叶丹。
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
扁舟今两宿江干,蓬鬓如丝非往昔。
呼童独酌还独醒,醒来仍把剑文拭。
掌中寒露滴芙蓉,波心隐隐见蛟龙。
神物变怪每如此,岂终沦落在泥土。
君不见淮安市上多少年,匍伏英雄在眼前。
又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学鸠群笑枋榆里。
吁嗟人生有酒且尽倾,未须反覆论世情。
推蓬四顾月光白,忽然飞鸟向我鸣。
问之何事向南征,黄云紫水天溟溟。
愿因双翼一寄声,飞鸟长逝不我答,焚香夜读中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