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陈厚之巳亥岁赴阙发洪井道中寄》
《寄陈厚之巳亥岁赴阙发洪井道中寄》全文
宋 / 廖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根尘积习亘须弥,好事从来总未知。

蒲柳已惊秋向晚,膏肓长恐病难医。

静扃玉户应无漏,密注金轮会有期。

感激至言惭复喜,会当铭镂绝邪思。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内省的思考为基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健康、道德以及与友人情感的深刻洞察。

首联“根尘积习亘须弥,好事从来总未知”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神秘,根植于内心的习气如同山岳般深远,而那些善行与美好往往被忽视或未知,隐含着对人性与世事的深刻反思。

颔联“蒲柳已惊秋向晚,膏肓长恐病难医”运用自然景象作比,蒲柳在秋日傍晚的萧瑟中显得脆弱,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膏肓”一词则引申出疾病难以治愈的困境,表达了对健康与生命状态的忧虑。

颈联“静扃玉户应无漏,密注金轮会有期”转而探讨精神层面的修养与追求。玉户象征纯洁与静谧,金轮比喻时间与命运,此联表达通过内心的修炼,可以达到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纯净无瑕的状态,同时相信未来总有希望与机遇。

尾联“感激至言惭复喜,会当铭镂绝邪思”收束全诗,面对朋友的真挚话语,诗人既感惭愧又感到喜悦,决心铭记并摒弃邪恶念头,展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我道德提升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健康、友情及道德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廖刚

廖刚
朝代:宋   号:高峰居士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生辰:1070-1143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猜你喜欢

渡江作

舟中不知波涛大,耳中但觉风声快。

推篷起叱咄咄怪,我头欲昂船欲拜。

一波轩轩九州隘,一壶不见千金卖。

蛟龙作势舞泙湃,馋口呀呀幸人败。

平时风顺一帆挂,船尾舟人跂脚话。

张帆今入长江界,众目睽睽口噤齘。

而我无端发深喟,世途无处无机械,安得长如此时戒。

(0)

五君咏·其四

比部千里足,低首受羁控。

才高心能下,神敛鉴益洞。

泾渭自清浊,蕉鹿何梦梦。

闲归看竹轩,独对月吟弄。

(0)

海淀楼上晚眺

笑脱朝衫独倚楼,山容水熊画深秋。

夕阳金碧云中寺,仙侣池台海上洲。

堤柳风高无倦鸟,渚莲露冷有间鸥。

此间那得江湖梦,却想烟蓑理钓舟。

(0)

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其一

日日送归客,情抱难为佳。

老彭复去我,内抚焉所偕。

往予初遇子,睇睐无等侪。

鹰眼回高秋,势不甘尘埃。

自言困乡国,横被口语猜。

绛侯畏牍背,田甲欺死灰。

脱身来洛下,稍摄惊魄回。

风波一震薄,万事何有哉。

雄篇忽枉我,峻句何崔嵬。

险拔肝胆露,忧患才地开。

终然达紫气,幽狱难可埋。

男儿要身在,百忤宁足摧。

临歧不知报,努力乾深杯。

(0)

游波斯庵赠展昉二僧

一路霜风响石藤,日长金地少人登。

四山峭壁都扶座,十月平林已结冰。

施食鸽分厨内粟,持斋猿护佛前镫。

劳劳下界红尘扰,输尔幽栖最上层。

(0)

贾太傅祠

一篇《鵩鸟》叹文章,濯锦坊前吊夕阳。

闻道绛侯高冢上,于今秋草亦荒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