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
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馀年又梦华。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
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馀年又梦华。
这首《南乡子·其二》塘门元宵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元宵节夜晚的景象。"翠幰夜游车",以华丽的翠色帷幔装饰的车辆在夜晚出行,展现出元宵佳节的热闹气氛。"不到山边与水涯",暗示了车行之远,人们渴望欣赏到节日的盛况。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描述了简朴的元宵习俗,几盏纸灯点缀街头巷尾,邻家之间互相夸赞,洋溢着淳朴的人情味。"便做元宵好景夸",即使这些简单的布置,也足以让人感到节日的欢乐。
下片转而抒发感慨:"谁解倚梅花",词人倚靠梅花,心中却在思考着时光流转和梦境的虚幻。"思想灯球坠绛纱",想象中昔日繁华如梦的景象如同灯笼般短暂易逝。"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匆匆的惋惜。
最后,"才百馀年又梦华",词人感叹历史轮回,仅仅百年时间,曾经的繁华又如梦一般再次消逝,流露出深深的感伤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寓言人生,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索。
人生安用若閒愁,得暇何妨且少休。
睡起径须烹北苑,兴来聊复上南楼。
公庭渐觉日无事,田里仍逢岁有秋。
满目江山还可乐,归心已动不容留。
清愁幽恨不禁春,寂寞池塘雪意昏。
寄语高楼莫吹笛,夜寒留取伴龙孙。
我亦初卜筑,止有湖与山。
一区未易就,首尾八九年。
种竹已成林,积水已成渊。
我始得栖息,守此桑麻田。
羡君治第敏,不出数月间。
落成写胸臆,遥寄到我前。
佳句粲珠玉,妙画梯云烟。
我见为君动,喜甚殆欲颠。
第恨隔山岳,无由相伴闲。
何时一会面,尊酒共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