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山》
《雁山》全文
宋 / 陈壶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川秘灵迹,海近气常阴。

尊者何年在,樵人去路深。

云龙归绝顶,花鸟傍禅心。

十八前朝寺,哀猿空夜吟。

(0)
注释
山川:指山脉和河流,代表自然景观。
秘:隐藏,不为人知。
灵迹:神秘的痕迹或圣地。
海近:靠近海边。
气常阴:气候常常阴沉。
尊者:德高望重的人,可能指僧侣。
何年:哪一年。
樵人:砍柴的人,代指普通人。
去路深:小径深远,人迹罕至。
云龙:云雾中的龙,象征神秘力量。
绝顶:山顶。
禅心:佛教修行者的心境,静谧与超脱。
前朝寺:过去的朝代留下的寺庙,历史悠久。
哀猿:悲哀的猿猴。
空夜吟:在寂静的夜晚独自哀鸣。
翻译
山川隐藏着神秘的灵迹,靠近大海的地方气候常常多阴。
那位尊贵的长者是什么时候在这里的呢?砍柴的人深入了无人问津的小径。
云雾缭绕的龙蛇回归山顶,花鸟围绕着禅定的心灵。
这是十八年前的古寺,夜晚只有哀伤的猿猴在空荡的山谷中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山川景象,展现出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首句"山川秘灵迹"暗示了山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奇妙景观,而"海近气常阴"则点出临近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环境清幽。接下来的"尊者何年在"表达了对古代高僧的怀念,以及山中的古老禅寺所承载的历史感。

诗人通过"樵人去路深"描绘出通往寺庙的小径深远且少有人迹,强调了山寺的隐秘和宁静。"云龙归绝顶"运用了龙的形象,象征着高僧或佛法的崇高,而"花鸟傍禅心"则以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处,烘托出禅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十八前朝寺,哀猿空夜吟"揭示了寺庙的悠久历史,以及夜晚时分,唯有哀鸣的猿猴声回荡在空寂的山林中,增添了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给人以深沉而静谧的印象。

作者介绍

陈壶中
朝代:宋

陈壶中,乐清(今属浙江)人(《宋诗拾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挽老苏先生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

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

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

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

(0)

赠郭雄李

八载交盟尚未寒,相逢何处再开颜。

互随宦牒往来次,俱在梅关南北间。

臧若讳忘谁是谷,触如争胜孰肱谋。

高轩有叩北窗问,人在羲皇上一头。

(0)

题安子承读易堂

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

渠无孔子大机械,所恃嗫嚅三尺喙。

象彖爻辞从领会,其如犹有卦辞在。

诚使时习能绝编,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脚还超九师先,回头更勘三画前。

(0)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其一

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

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

孔门三千人,十资九其慧。

竟失道之归,端为慧所使。

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

其次参好修,与回亦无异。

受裁鲁有馀,学道心不贰。

顿悟圣授机,万理付一唯。

(0)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其一

经史百家书挂眼,唐虞三代事蟠胸。

不孤父祖馀良贵,犹累妻儿一素封。

贤者大凡先锄铻,贵人强半晚遭逢。

况余先庆未曾报,天意初违后必从。

(0)

南康刘尉于厅事之东开轩曰清濑盖取其前松声然也

坐曹在西退食东,一间然尔万不同。

彼无乃俗饱吾聒,此不胜幽醒我聪。

不律不吕自中节,非夔非襄谁传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则银汉鍧穹窿。

开窗即之辨所以,老松不受风所攻。

松莫之禦非自暴,风无所争不相容。

二者无心一有感,自然成声关大通。

混沌之窍君之耳,松风触处天机融。

声之真者非固有,况复流归形似中。

潺潺㶁㶁盖其似,得真忘似君新功。

更收吾耳听以气,一扫从前真似空。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