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林氏集云庵》
《赋林氏集云庵》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屦行。

客樵分茗处,碑碛半苔侵。

地僻终招隐,池清独照心。

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shìyúnān
sòng / liú

yúnshānshēnchángzhǔxíng

qiáofēnmíngchùbēibàntáiqīn

zhōngzhāoyǐnchíqīngzhàoxīn

shùnníngjiēshìdàojǐnyànshūlín

翻译
云深入这座山,我常常拄杖行走。
客人和樵夫在分茶的地方,碑石上长满了青苔。
这里地处偏僻,适合隐居,池塘清澈能映照内心。
顺应宁静都是修行之道,切勿厌倦书斋生活。
注释
云入:云雾深入。
拄屦:拄杖步行。
客樵:过客与砍柴人。
碑碛:刻有碑文的荒石。
苔侵:青苔侵蚀。
招隐:吸引隐士。
照心:映照心灵。
顺宁:顺应宁静。
道:修行的道路。
书林:书斋、学术之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修建云庵的景象。诗人以“云入此山深”开篇,表达了山中云雾缭绕、环境幽深的氛围。接着,“余常拄屦行”则是描写自己手持拐杖在山间漫步的情景。

“客樵分茗处”一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碑碛半苔侵"则是对古老遗迹上青苔侵袭的描写,表现出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的作用。

“地僻终招隐”一句,直接点出了山中的偏远是吸引隐者的原因。紧接着,“池清独照心”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洁净,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沉浸和欣赏。

最后两句“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和、宁静生活态度的肯定,同时也强调了不应厌倦于学习和探索知识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春暮同朱光禄华鸿胪顾谢二徵君陈逸人泛五里湖

五里湖流棹绿芜,郎官千载事堪符。

波连大泽回天镜,树罨青山坐画图。

樯底莺声春欲尽,席边鸥侣暖相呼。

遗荣不浅他年兴,乞得君王一曲无。

(0)

冬日顾光禄管山人过集分得春字

黄云惨白日,绿鬓悲青春。

尊畔菊花老,梦中梅萼新。

浮沉薄宦拙,出处贫交真。

莫负天涯会,同为岁暮人。

(0)

送郑文学明景贡入成均

首奉徵书诣上京,儒家旧业世康成。

齐门久薄吹竽调,燕市初高击筑声。

系肘方书多要妙,临池墨帖更纵横。

汉庭待诏须才子,莫负扶摇万里征。

(0)

寄韩敬堂殿讲

秋山别思眇愁予,天杪同心久索居。

双阙星辰分剑佩,万峰烟雨狎樵渔。

旧游数对平原酒,远地难逢上苑书。

欲问谈诗韩太傅,门墙多士盛何如。

(0)

寄冯志方博士二首·其二

幽人渺何许,江上旧儒冠。

客舍蒹葭雨,堂餐苜蓿盘。

楚天秋水阔,燕阙晓钟残。

怀袖双纨扇,因风欲寄难。

(0)

卖珠行

卖珠老妇发半白,提筐日走宫城陌。

遍谒朱门不得休,斜倚道旁长叹息。

自言本是绿珠俦,夫婿先朝万户侯。

锦衣夜直铜龙阙,画栋朝开碧玉楼。

尔时秀色新承选,二八嫂婷集内馆。

小阁微风倚翠屏,閒房落月调金管。

罗衣宝靥不胜春,十斛明珠掌上新。

只言华屋长如海,不道沧溟亦作尘。

当时世事一朝变,郿坞黄金实内殿。

剑履三千帐下空,鸳鸯七十池边散。

前年曾向旧门过,新主承恩骤玉珂。

今年又望门前道,行马半残生绿草。

繁华憔悴看如昨,覆雨翻云何闪烁。

桥上年年阅水流,宫前岁岁看花落。

我闻此语涕沾裳,世事悠悠不可量。

祗应汉代麒麟阁,千古名垂日月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