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东窗似野航,水光无际接山光。
室中虚白生朝爽,槛外遥风入暮苍。
高树过帆横度鸟,丛篁绕涧暗鸣桹。
分明一帧营丘画,坐对烟峦笔砚旁。
新启东窗似野航,水光无际接山光。
室中虚白生朝爽,槛外遥风入暮苍。
高树过帆横度鸟,丛篁绕涧暗鸣桹。
分明一帧营丘画,坐对烟峦笔砚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巧妙融合。
首联“新启东窗似野航,水光无际接山光”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开阔的景象。东窗如同野航般开启,窗外的水面与远方的山峦相连,无边无际,形成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窗户比作船只,巧妙地将室内与室外的景致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流动感和空间的延伸感。
颔联“室中虚白生朝爽,槛外遥风入暮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室内因为空旷而显得格外清爽,早晨的空气仿佛被净化一般。而室外,则是傍晚时分,远处的微风吹来,带来一抹苍茫的色彩。这两句通过室内外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从容接受。
颈联“高树过帆横度鸟,丛篁绕涧暗鸣桹”则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高大的树木间,船只快速掠过,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而山涧边的竹林中,传来阵阵竹簰碰撞的声音。这一联通过动与静、高与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尾联“分明一帧营丘画,坐对烟峦笔砚旁”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一幅营丘(即宋代画家范宽)的山水画,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坐在窗前,面对着烟雾缭绕的山峦,仿佛手中的笔墨也能捕捉到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