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
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
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
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乐天高。
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
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
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
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
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
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
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
彼游者谁兮,何以子之车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游历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中“弃吾马以取步,降吾车兮足两履”显示出诗人放慢脚步,以更为亲近和感受大自然的方式来体验山中的美好。
“石当道兮行旁,木碍上兮下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路崎岖的情形,而“曾蹈险之非艰,聊凭高兮下顾”则透露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坦然和勇气。接着,“何所视之乃牛,而独见之如鼠”一句通过视角的变化,表达了观察事物时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彼促促者出其下兮,曾其身之非伛”可能是在描写山中小动物或流水的景象,而“吁嗟徂兮,离娄之死则已”则是对生命消逝的一种感慨。紧接着,“古之不较其为短长兮,何独计其高下”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价值的平等观,不以长度、大小来评判。
最后两句“山高兮崔嵬,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趋前行而就挽,笑顾后使推之。”则是对山中道路曲折和行走体验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人生旅途中的跌宕起伏和不断向前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山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超越。
少无适俗韵,山泽久见招。
结庐在人境,种苗在东皋。
披榛步荒墟,晨出肆微劳。
坐止高荫下,我行岂不遥。
绕屋树扶疏,敛襟独逍遥。
涉暑惊秋霜,寒风拂枯条。
时驶不可稽,浊酒且自陶。
提壶挂寒柯,聊以咏今朝。
素魄欲坠地,启明初上天。
揽衣出门望,鸡鸣高树颠。
一声海色动,载啼朱斗旋。
三唱车既牵,征途何渺绵。
喈喈复胶胶,去骑何联翩。
车中者谁子,东吴美少年。
读书碧窗夜,起舞淡幽玄。
岂效五陵侠,金距斗东阡。
行行向何许,言往钟山壖。
金马云中耸,苍龙阙角悬。
鸡人起呼旦,待漏禁门前。
矫首思君子,长哦风雨篇。
飞花片片下溪桥,柳外莺声百啭娇。
昼静柴门人不到,新诗随意写芭蕉。
薄絮团云,红棉裹雪,制拟圆蟾。
见几回睡起,枕痕徐拭,七盘舞倦,香汗微粘。
朱户春闲,绛台昼永,暖玉无暇掩翠奁。
看花去,爱女郎代扑,一笑轻拈。五丝缠胜吴蚕。
更熨贴、还将绣样添。
漫愁多慵抹,柳眉翠减,酒深羞揾,杏颊朝酣。
浴罢银屏,妆成珠箔,白覆兰胸透茜衫。
难忘处,羡芙蓉镜畔,得近纤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