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无可上人》
《送无可上人》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àngrén
táng / jiǎdǎo

guīfēngxīnsòngcǎotángrén
zhǔwěitóngqióngmíngzànbiéqīn

xíngtányǐngshùshùbiānshēn
zhōngyǒuyānxiáyuētiāntáizuòjìnlín

注释
圭峰:山峰名。
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
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
霁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
草堂:寺名。
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蛩:蟋蟀。
潭底影:潭水中的倒影。
数息:多次休息。
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
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
天台:山名。
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翻译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
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
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一句中,“圭峰”指的是高洁的山峰,而“霁色”则是雨后的晴朗天气。诗人在这里用这两样景象来衬托自己送别的情怀。“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中的“麈尾”可能是指某种动物的尾巴,这里用于比喻朋友之间即将分离的情形,而“蛩鸣”则表现了秋天的寂静和凄凉,增添了一份别离的忧伤。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句中,“潭底影”指的是水中的倒影,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河边孤单地漫步,而“数息树边身”则是说诗人在树下缓慢地呼吸,感受着自然的气息。这些描写都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沉思。

最后两句"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相见时的情景进行的一种美好想象。“烟霞”通常用来形容仙境的迷离,“天台”则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是心中理想之地。这里诗人希望自己和朋友即使分开,也能在心灵上保持联系,甚至有朝一日能够相聚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朋友别离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万州太守高仲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作

蓬窗高卧雨如绳,恰似糟床压酒声。
今日岑公不能饮,吾侪闻健且频倾。

(0)

戏答史应之三首

先生早擅屠龙学,袖有新硎不试刀。
岁晚亦无鸡可割,庖蛙煎鳝荐松醪。

(0)

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

吕园未肯轻沽我,且寄田家砌下栽。
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来。

(0)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0)

再次韵答吉老二首

水宿风餐甚劳苦,勉旃吾子富春秋。
我愧疲民欲归去,麦田春雨把锄头。

(0)

赠高子勉四首

文章瑞世惊人,学行刳心润身。
沅江求九肋鳖,荆州见一角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