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上人归湖南》
《送林上人归湖南》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无端活业尽平沉,只为当时错用心。

归路又从湖畔过,水深不似恨深深。

(0)
鉴赏

这首诗《送林上人归湖南》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过往的反思。

首句“无端活业尽平沉”,诗人以一种无奈的口吻,描述了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这里的“活业”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事业或追求,而“平沉”则暗示了这些努力最终归于平静或消失,表达了对生命中种种努力与追求可能徒劳无功的感慨。

次句“只为当时错用心”,直指问题的核心——错误的选择或用心不当导致了前文所述的结局。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生道路选择的一种深刻思考,强调了正确方向的重要性。

后两句“归路又从湖畔过,水深不似恨深深”,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隐喻,将情感投射其中。湖水的深浅与内心的痛苦相比,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景图,更蕴含着对内心情感的深层探索。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即便面对巨大的内心痛苦,外在世界的广阔与美好也能给予心灵慰藉,提醒人们在面对挫折时,不应过于沉溺于负面情绪,而应学会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积极态度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高侍御话及(一本无及字)皮博士池中白莲因

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
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
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褵褷。
习家秋色堪图画,只欠山公倒接罒离。

(0)

岐阳蒙相国对(一作借)宅因抒怀投献

风有危亭月有台,平津阁畔好裴回。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已得静居从马歇,不堪行色被蝉催。
故园兰菊三千里,旅梦方应校懒回。

(0)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此下一本有宝字)

霓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元君。
精诚有为天应感,章奏无私鬼怕闻。
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

(0)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
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
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
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
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
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0)

古锦裾六韵(锦上有鹦鹉、鹤、陆处士有序)

濯水经何日,随风故有人。
绿衣犹偪画,丹顶尚迷真。
暗淡云沈古,青苍藓剥新。
映襟知惹泪,侵鞯想萦尘。
掣曳无由睹,流传久自珍。
武威应认得,牵挽几当春。

(0)

古离别(杂言)

紫鸾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
犹闻啼风与叫月,流连断续令人悲。
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
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
莫道断丝不可续,丹穴凤凰胶不远。
莫道流水不回波,海上两潮长自返。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