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红尽褪夭夭色,雪粉犹多。不肯颜酡。
浓淡胭脂总笑他。看朱成碧朦胧甚,只为相思。
不见红儿。化作瑶华怎得知。
洗红尽褪夭夭色,雪粉犹多。不肯颜酡。
浓淡胭脂总笑他。看朱成碧朦胧甚,只为相思。
不见红儿。化作瑶华怎得知。
这首《罗敷媚·碧桃》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此词以碧桃为题,描绘了碧桃在春日里的美丽与娇艳,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碧桃的深情与感慨。
词中“洗红尽褪夭夭色,雪粉犹多”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碧桃在春风的洗礼下,花瓣上的红色逐渐褪去,仿佛被白雪覆盖,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接着,“不肯颜酡”一句,赋予了碧桃以人的性格特征,表达出碧桃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本色的高洁品质。“浓淡胭脂总笑他”,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碧桃与胭脂进行对比,强调了碧桃自然之美胜过人工雕琢的艳丽。
“看朱成碧朦胧甚,只为相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碧桃在诗人的眼中,颜色从朱红变为碧绿,这种变化是因为诗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所致,表达了诗人对碧桃的深深眷恋和情感寄托。最后,“不见红儿。化作瑶华怎得知”两句,以问句的形式收尾,既是对碧桃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暗示了碧桃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通过对碧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借物抒情的艺术特色。
匈奴铁骑动妖氛,大汉金城上属云。
始隶西宫程卫尉,还从骠骑霍将军。
将军令严鼓声急,辕门夜寒刁斗发。
淅沥频敲万古霜,凄清坐转三更月。
剥剥啄啄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复鸣。
初疑玉漏传筹响,忽忆银砧捣练声。
六边健儿好身手,中夜闻之气盈肘。
匹马横度祁连道,弯弓射得单于首。
绝塞唯言奏凯歌,中原不复听刁斗。
城南少妇郁金香,织却流黄不下堂。
愿得凭风试吹去,要知此声能断肠。
雪山高哉峞乎岌兮吾不知,几千万仞但见云峰之崔巍。
岩冰陵竞缟壑,荧石皛皬而崒嵂兮,悬猱不得度,飞乌何由回。
大峰如老翁,冕佩凌紫埃。
诸峰似儿孙,罗列芙蓉开。
江日汹涌地轴动,孤光倒曳生奔雷。
岌乎峞哉雪山之高不可以攀陟,斧斤不入松柏如麻。
霜干翳蔽,云根槎枒。渗膏结苓实,轮囷走龟蛇。
君今策驷过其下,车徒滚滚如飞沙。
何不斸取松下苓,献之堂上翁,上以介寿考,下以召祯祥。
噫吁戏,雪山之高吾不可得而名,惟有峨眉玉垒万古遥相望。
轩前月来人不知,月来岂与人相期。
张侯心中有明月,一举目间恒在兹。
昔年见月亲具在,今年见月亲何之。
玄霜徒劳至兔捣,桂树摇落秋风枝。
海昌之地亘百里,斯民父母非侯谁。
民之望侯如望月,高悬一鉴分妍媸。
公馀燕坐此轩下,中夜矫首空驰思。
琼楼玉宇在天上,安得酹入黄金卮。
霓裳不及彩衣舞,凭轩谩忆趋庭时。
天王天下民父母,光华旦旦无盈亏。
海隅苍生因不被,依光已为贤侯期。
一轩虽小关孝治,此理亦自良心推。
永锡尔类思不匮,谓子不信徵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