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炉烟里,怪春来、小病厌厌如许。
玉琢相思金铸泪,只有此情难诉。
麝炷香销,铅波镜掩,谁与修眉谱。
沈思往事,总如春梦无据。
须信交颈鸳鸯,双头菡萏,惯入閒词赋。
留得情肠经劫在,花鸟也堪千古。
光碧堂前,蕊珠宫畔,待觅游仙侣。
三生慧业,未妨多作情浯。
药炉烟里,怪春来、小病厌厌如许。
玉琢相思金铸泪,只有此情难诉。
麝炷香销,铅波镜掩,谁与修眉谱。
沈思往事,总如春梦无据。
须信交颈鸳鸯,双头菡萏,惯入閒词赋。
留得情肠经劫在,花鸟也堪千古。
光碧堂前,蕊珠宫畔,待觅游仙侣。
三生慧业,未妨多作情浯。
这首《百字令》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富有哲理。开篇“药炉烟里,怪春来、小病厌厌如许”,以药炉烟起兴,描绘出春日里诗人因小病而感到的慵懒与疲惫,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玉琢相思金铸泪,只有此情难诉”两句,将相思之情比作玉石雕琢的相思之泪,金铸的痛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苦楚和情感的沉重。
“麝炷香销,铅波镜掩,谁与修眉谱”三句,通过香消镜掩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容颜的衰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沈思往事,总如春梦无据”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回忆比作虚幻的春梦,强调了记忆的不可靠和易逝性。
“须信交颈鸳鸯,双头菡萏,惯入閒词赋”几句,借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如鸳鸯交颈、双头荷花,寓意着诗人对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在现实中的稀缺。
“留得情肠经劫在,花鸟也堪千古”表达了诗人对情感和自然美的永恒追求,即使经历无数劫难,情感和自然之美依然能够流传千古。
最后,“光碧堂前,蕊珠宫畔,待觅游仙侣”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精神世界的愿望。
“三生慧业,未妨多作情浯”则以“三生石上”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世今生乃至来世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丰富情感表达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百字令》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及理想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爱情、自然与理想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