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笼万炬走江湄,旋绕团团技益奇。
更有笙簧嘹喨甚,隔溪齐听唱歌时。
纱笼万炬走江湄,旋绕团团技益奇。
更有笙簧嘹喨甚,隔溪齐听唱歌时。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弋阳地区的灯会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灯火辉煌、音乐悠扬的场景。
首句“纱笼万炬走江湄”,以“纱笼”形容灯火,形象地描绘出灯火如繁星般在江边闪烁的情景,仿佛万炬在夜色中飞舞,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走”字生动地表现了灯火流动的动态美,使画面更加鲜活。
次句“旋绕团团技益奇”,进一步描述了灯火围绕着某个中心旋转,技艺愈发精妙。这里的“团团”不仅指灯火围绕的圆形轨迹,也暗示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使整个场景更加引人入胜。
第三句“更有笙簧嘹喨甚”,点出了音乐元素的加入,使得整个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通过“笙簧”的声音,诗人描绘了一种悠扬悦耳的音乐效果,增强了现场的气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动人的旋律。
最后一句“隔溪齐听唱歌时”,将视角拉远,描绘了远处的人们也一同欣赏这美妙的歌声。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广度,还体现了活动的普及性和群众的参与感,让人感受到这场灯会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听觉和情感的交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再现了明代弋阳地区灯会的盛况,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民生活的欢乐景象。
青天皓月悬明珠,中涵松影千万株。
森森林立无边隅,幽阴如闻天籁呼。
浓皴淡染谁所濡,粗枝密叶参天铺。
其质滑腻美且都,文登大理人所谀。
贵来方与凡石殊,天开画本应难模。
微云一抹如有无,远山掩映疑蓬壶。
其中应结仙人庐,世间日月自征徂。
惟此松能常不枯,可谓寿矣天地俱。
儿之所好能不愚,毡包载归以献吾。
自勺清泉涤泥涂,天生灵物岂容污。
斫木为架覆以幠,相对不忍离须臾。
恨不将身入画图,片石珍重抵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