婀娜针神女,春昼绣西家。
闻道若耶溪上,渌水漾明沙。
为忆吴宫情事,蓦地养娘来至,羞脸晕朝霞。
忙向屏山畔,背过鬓边鸦。一春愁,三月雨,满栏花。
西施未嫁,当初情绪记些些。
靠著绣床又想,拈著鸳针又放,幽思渺无涯。
一幅鲛绡也,错认越溪纱。
婀娜针神女,春昼绣西家。
闻道若耶溪上,渌水漾明沙。
为忆吴宫情事,蓦地养娘来至,羞脸晕朝霞。
忙向屏山畔,背过鬓边鸦。一春愁,三月雨,满栏花。
西施未嫁,当初情绪记些些。
靠著绣床又想,拈著鸳针又放,幽思渺无涯。
一幅鲛绡也,错认越溪纱。
这首《水调歌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余氏女子在绣西施浣纱图时的情感世界。开篇“婀娜针神女,春昼绣西家”,以“婀娜”形容女子的轻盈姿态,以“春昼”渲染出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女子在白天的静谧时光里,专注地绣着西施浣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古典美的意境。
“闻道若耶溪上,渌水漾明沙”一句,借用了若耶溪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自然与和谐,绿水荡漾,明沙映照,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
“为忆吴宫情事,蓦地养娘来至,羞脸晕朝霞”则通过女子的内心活动,展现了她对古代故事的深深向往和情感共鸣。她的脸庞因羞涩而泛起红霞,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接下来,“一春愁,三月雨,满栏花”几句,以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愁绪、绵绵的细雨、盛开的花朵,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女子内心深处的忧郁与美好。
“西施未嫁,当初情绪记些些”一句,巧妙地将西施未嫁的故事与女子的情感相联系,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憧憬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一幅鲛绡也,错认越溪纱”以一幅精美的丝绢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绣作主题,也寓意着女子心灵手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出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