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尘外堂》
《题尘外堂》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故园重到豁尘襟,桃李成蹊竹坞深。

三径频来无俗客,五更唤起有鸣禽。

溪光山影常遮眼,酒盏茶瓯独挂心。

尘外莫言无一事,苔痕扫尽复相侵。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题尘外堂》。诗中描绘了诗人重返故园时的感慨与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故园重到豁尘襟,桃李成蹊竹坞深。”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再次回到久违的家园,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愉悦,仿佛尘世的烦恼都被洗涤一空。桃李花盛开,小路蜿蜒,竹林深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

颔联“三径频来无俗客,五更唤起有鸣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三径,指的是隐居者居住处的三条小径,此处暗指诗人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扰的生活状态。五更时分,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颈联“溪光山影常遮眼,酒盏茶瓯独挂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溪水潺潺,山影婆娑,这一切都成了诗人眼中最美的风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饮美酒,细品香茗,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与满足。

尾联“尘外莫言无一事,苔痕扫尽复相侵。”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琐事纷扰,但只要心灵保持纯净,这些烦恼自会烟消云散。苔痕虽被扫除,但在不经意间又会重新生长,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刘太保文安公挽章·其六遗文

自复遗书出,相传片字工。

史才依晋乘,诗调托唐风。

草疏回天力,谈经发圣聪。

少年眈作赋,颇欲拟河东。

(0)

元美以家难羁京作此为唁·其二

一自抽簪后,漂零见此身。

通章寻悟主,怀刺更依人。

寒入绨袍色,愁生黍谷春。

不因家难剧,君岂在风尘。

(0)

即事·其一

羽书秋色外,飞挽海陵回。

日上犁庭议,时难度漠才。

物情奇士过,天造异人来。

侧席劳明主,黄金正满台。

(0)

夏日同元美子与子相天宁寺送别公实·其二

西域黄金地,南讹大火天。

赠言回白雪,寒色动青莲。

幻迹抽簪外,浮名把袂前。

古今皆涕泪,去住各风烟。

(0)

张氏园亭

辟疆开别业,载酒雨中看。

亭敞千花瞑,楼空万竹寒。

呼童携枕簟,劝客解衣冠。

宿我山窗下,听诗坐夜阑。

(0)

送元美

王生二十趋明光,是时作者不可当。

世上之名他自误,须君千载垂文章。

夙昔陆沉秋宪府,风尘惨淡尚书郎。

心知此物难再遇,片语论交燕市傍。

携手七陵朔漠色,悲风九月吹白杨。

居然宇宙见雄俊,睥睨今古神飞扬。

流俗纷纷失肝胆,那能结客声利场。

近日操觚满京洛,江河决注非其长。

家握灵珠户和璧,及逢周客皆深藏。

高才楩楠与杞梓,吾道麒麟或凤凰。

清庙遗音壮昭代,天庭火藻悬衣裳。

生也经纶斯滥觞。

混尘安取金跃冶,养锐更羞锥处囊。

伊周屈宋傥易地,钧衡艺苑俱称良。

生也为情诚彷徉。

但愿右挹击筑之荆卿,左拍接舆之楚狂。

二豪侍侧乃蜾蠃,四子讲德如蜩螗。

举觞白眼天茫茫,秋风胡为归故乡。

亦欲送生从此去,留生不住悲河梁。

彩虹千尺挂碣石,赠生千里为帆樯。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