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秦淮清夜游。银罂檀板地、几经秋。
青溪如带掌中流。三十曲,曲曲木兰舟。
锦瑟伴空侯。春江花月里、不曾愁。
折梅何日下西洲。音信断,愁上阅江楼。
梦里秦淮清夜游。银罂檀板地、几经秋。
青溪如带掌中流。三十曲,曲曲木兰舟。
锦瑟伴空侯。春江花月里、不曾愁。
折梅何日下西洲。音信断,愁上阅江楼。
这首清代王士禛的《小重山·其二》是一首描绘梦境与怀旧之情的词作。开篇“梦里秦淮清夜游”,以秦淮河夜晚的清幽景色为背景,诗人沉浸在梦境之中,追忆往昔的繁华。"银罂檀板地、几经秋",暗示了时光流转,曾经的热闹与欢乐已随岁月更迭。
接下来,“青溪如带掌中流。三十曲,曲曲木兰舟”描绘了秦淮河的流水如丝带般流淌,木兰舟在三十曲曲折的河道中穿梭,画面生动,富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锦瑟伴空侯”一句,借锦瑟之音象征着孤独与落寞,诗人以“空侯”自比,表达内心的空虚与无奈。"春江花月里、不曾愁",看似写景,实则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无从排遣的愁绪。
最后,“折梅何日下西洲。音信断,愁上阅江楼”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因音讯断绝而倍增的愁苦,他站在江楼上,眺望远方,心中满是忧虑。
整首词以秦淮河为载体,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移居仍委巷,求友得乔林。
妇喜过蚕月,邻教借柳阴。
鹿车家具少,牛屋草堂侵。
卉物还携种,柴门不费寻。
贤豪多客次,行李只书琴。
鸡犬随丹去,云烟卖药深。
樽开倾百斛,方秘惜千金。
所遇皆青眼,何人更素心。
时危宜避世,地僻乐知音。
他日从君隐,名山访向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