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争捧檄,皇皇曰为亲。
苟遂犬马事,而坠百年身。
曾子能养志,颜生重归仁。
岂无负米者,扬亲亿万春。
家有圣善母,七十共艰辛。
容我衡门老,朝夕共鲈莼。
尘途争捧檄,皇皇曰为亲。
苟遂犬马事,而坠百年身。
曾子能养志,颜生重归仁。
岂无负米者,扬亲亿万春。
家有圣善母,七十共艰辛。
容我衡门老,朝夕共鲈莼。
这首诗描绘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与孝顺之心。首句“尘途争捧檄,皇皇曰为亲”描述了在繁忙尘世中,人们为了亲人奔波劳碌的情景,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接着,“苟遂犬马事,而坠百年身”表达了即使像狗和马一样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也不愿因自己的疏忽而让父母失望,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曾子能养志,颜生重归仁”引用了古代孝子的故事,曾子以养志的方式孝敬父母,颜回则重视仁德的修养,进一步强调了孝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应包含精神层面的理解与尊重。接下来,“岂无负米者,扬亲亿万春”提到古代孝子负米供奉父母的传统,表达了对孝行的赞美,并希望这种美德能够传承万世。
后半部分“家有圣善母,七十共艰辛”描绘了家中有一位圣贤般的好母亲,与家人一同经历生活的艰难,体现了家庭中的相互扶持与关爱。最后,“容我衡门老,朝夕共鲈莼”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简陋的家中与母亲共度晚年,享受日常生活的简单快乐,体现了对平凡生活幸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孝顺母亲、家庭和谐的主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亲情、孝道的重视与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凌晨出沙湖,杲杲寒日赤。
望路指西南,趁风挂帆席。
行行数里间,舟底尽沙碛。
岁暮寒水落,过者总烦剧。
篙师力支撑,进寸乃退尺。
叫呼问邻舟,始得指所适。
中流植雈苇,表以深水迹。
由兹遂无阻,四望始充斥。
迢递达岸旁,回首日已夕。
嗟予匪徒行,裒谢牵物役。
人生苦多虞,仰羡投林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