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书史剪繁芜,更与花王置木奴。
蓝旧出师青万顷,竹新齐母绿千株。
睡馀枕簟屏开凤,饮尽尊罍勺用凫。
一种梧桐亦遭遇,剪封终愧内虚无。
曾因书史剪繁芜,更与花王置木奴。
蓝旧出师青万顷,竹新齐母绿千株。
睡馀枕簟屏开凤,饮尽尊罍勺用凫。
一种梧桐亦遭遇,剪封终愧内虚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答毅夫遗橘株之什三首(其三)》。诗中以橘树为喻,表达了对友人赠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联“曾因书史剪繁芜,更与花王置木奴”,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曾因阅读历史书籍而去除杂乱无章的内容,同时也暗喻自己如同花王般珍贵。接着,“蓝旧出师青万顷,竹新齐母绿千株”两句,通过描述蓝色的海洋和绿色的竹林,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胸怀和视野的开阔。
颈联“睡馀枕簟屏开凤,饮尽尊罍勺用凫”,描绘了诗人休息后的场景,枕着铺有凤屏的床榻,喝完酒后勺子中还留有凫的影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活的悠闲与雅致。
尾联“一种梧桐亦遭遇,剪封终愧内虚无”,诗人以梧桐自比,虽然得到了友人的赠物(橘株),但内心仍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未能像梧桐一样得到更多的机遇或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
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
[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颇多,来诗戏予羸老,故戏答之。
]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
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
郡守轻诗客,乡人薄钓翁。
解怜徐处士,唯有李郎中。
岂独爱民兼爱客,不唯能饮又能文。
白蘋洲上春传语,柳使君输杨使君。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良冶动时为哲匠,巨川济了作虚舟。
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