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词二首·其一》
《春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莽莽暄风吹九州,春来何处不消忧。

林间鸟语随时好,花里风光映日流。

(0)
翻译
广阔的风儿吹遍全国,春天来临何处不能驱散忧愁。
林中的鸟儿叫声悦耳,随着时节总是那么美妙,花丛里的景色在阳光下流转如画。
注释
莽莽:形容广大无边的样子。
暄风:温暖的风。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泛指全国。
消忧:消除忧虑或烦恼。
鸟语:鸟儿的鸣叫声。
随时好:随季节变化而美好。
花里风光:花丛中的景色。
映日流:在阳光下流动闪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莽莽暄风吹九州”,用“莽莽”来形容和暖的春风,充满了画面感,给人以温馨之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这种季节变化带来的普遍影响,"九州"则是古代对中国疆域的称呼,强调了春风所及之广。

紧接着“春来何处不消忧”,这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阐述。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无论何处,都能让人心中的忧愁得以释放。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美好,也蕴含着深层次的情感寄托,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生机与温暖的向往和赞美。

下片“林间鸟语随时好”,则是对听觉的描绘。"林间"一词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而"鸟语"则是这个场景中最为动人的部分。这句诗通过“随时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之声的喜爱和欣赏,每个时间点都有其独特的美妙。

最后一句“花里风光映日流”,则以视觉与感觉并重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花里"指的是在花丛中,"风光"不仅是对光线变化的描写,也包含了春天特有的温暖气息。"映日流"则让人联想到阳光透过花瓣,在时间流转中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声音和感觉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丁未岁哀越民

越壤吴江左,州民泰伯馀。

田莱空草莽,井色共萧疏。

相食能无忍,传闻信不虚。

寒沙满骸骨,掩骼意何如。

(0)

湅帛图

内样衣裳金缕纹,营营何事女工勤。

料应纯被周南化,不识閒愁作梦云。

(0)

自述

为氏因封邑,名家出华阴。

行藏由治乱,用舍自浮沉。

五代生民极,末年流毒深。

华夷两牢阱,宇宙一刀砧。

泯灭青牛迹,寂寥白鹤音。

日升消薄雾,云敛出高崟。

开国荣持节,归田足赐金。

名驹追老骥,稚栝秀长林。

鼓角催朝暮,星霜换古今。

却辞石熊麓,来卜笼溪浔。

温饱童耆乐,馨香祖祢歆。

一朝人事变,万里塞尘侵。

火燎倾巢燕,弓惊铩羽禽。

半携陈国镜,百感少原簪。

拟赋芜城赋,长吟梁甫吟。

萧条君子泽,恒久士人心。

谁把焦桐木,收为绿绮琴。

坐中惊倒屣,楼上快开襟。

才艺如毫发,忠诚或倍寻。

相知誓相报,岁月莫骎骎。

(0)

秋怀

几年迁逝困徒行,强倚西风嗅菊英。

梦幻轩裳非实相,簸扬箕斗但虚名。

倦谈圯上逢黄石,欲向山中觅赤城。

四海无人托孤剑,苍天白日照忠诚。

(0)

送薛玄卿归龙虎山

金门诏下羽人归,欲向山中采蕨薇。

琥珀悬崖松树老,琅玕倚涧竹根稀。

高岩蓄雨星辰湿,古石悬云径路微。

养性可无轩冕累,游尘元不涴仙衣。

(0)

次韵孟驾之清明会饮城西桃花下

出郭到花坞,何劳人远寻。

已降诗笔健,更怯酒杯深。

名士仍知己,清谈可净心。

新篇谁协律,别后欲长吟。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