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参王如水公复补吾广》
《大参王如水公复补吾广》全文
明 / 唐伯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岭峤春风动地回,儿童又报使君来。

主恩缘鬓三持节,驿路青山几见梅。

但有夷吾堪重望,何须唐■浪兼才。

紫微垣外中书省,夜夜清光烛上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地方官员与朝廷之间深厚的政治关系。首句“岭峤春风动地回”以春风为引子,生动展现了岭南地区春回大地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接着,“儿童又报使君来”一句,通过儿童的欢声笑语,形象地表现了地方官员受到朝廷派遣时的热闹场景,同时也体现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密切联系。

“主恩缘鬓三持节”表达了官员因忠诚和功绩多次被朝廷委以重任,象征着个人与国家的紧密纽带。“驿路青山几见梅”则通过沿途的自然景观,隐喻了官员在长途跋涉中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但有夷吾堪重望,何须唐■浪兼才”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贤臣管仲,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对政治抱负的坚持,同时也暗含对当时官场风气的反思,强调了实际能力与忠诚的重要性,反对徒有虚名而无实绩的官员。

最后,“紫微垣外中书省,夜夜清光烛上台”以天文学中的紫微垣象征朝廷的权威,中书省则是处理政务的核心机构,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敬畏与对自身职责的重视。同时,夜晚的清光与烛火的映照,既寓意着智慧的光芒,也象征着官员们在黑暗中坚守职责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官场的复杂关系和个人的政治抱负,还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政治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伯元
朝代:明

(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猜你喜欢

过播州

宗元敦友义,愿以柳易播。

古来势利交,徒为青史涴。

(0)

题何氏西溪书屋

插架牙签比邺侯,结茅遥占郡西头。

林塘百亩宛如画,风月四时都是秋。

积善尽推家有庆,世官宜与国同休。

书香一脉如溪水,今古滔滔不尽流。

(0)

归舟次翠渠韵

松花满酌金杯滟,醉下扁舟还泛泛。

石窍洼中水半侵,山头缺处云来占。

居夷自爱忠信好,问俗不嫌风土俭。

无情山水解相留,布袜青鞋游未厌。

(0)

题沅州鼓角楼次韵

边徼南来第一楼,远吞荆楚接神州。

元规谈咏饶高兴,德裕经营著令猷。

阃外山河千里镇,座中风月四时收。

登临不尽忧君念,怪得骚人鬓易秋。

(0)

林宪副大用偕周梁石游铁溪有联句见示因次其韵

停舟指点水云东,四野无尘眼界空。

醉比杜陵忘酒债,穷非梅老见诗工。

千山草木三秋雨,两岸人家一笛风。

笑我同心不同赏,病怀萧索鬓飞蓬。

(0)

中秋赏月寄京中诸友·其一

别却清光已隔年,又逢秋半赏婵娟。

沧溟水阔来偏缓,边徼楼高得最先。

万里总誇今夕好,一轮应比昨宵圆。

京华此景知何限,欲驾飞鸾会众仙。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