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
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
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
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
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秋夜中的送别情景。开篇“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立即设定了悲凉的氛围,琴声与昏暗的灯火共同营造出一种分手时难免的情感低落。“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则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和内心世界变化的感受,虽物是人非,但人的心境却因即将发生的离别而变得复杂。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透露出旅途尚长,而时光飞逝,岁月匆匆,使得送别之情更加沉重。"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则是用自然景象来映衬这种离愁,秋天的桐叶和寒冷的露水以及远去的大雁,都让人感到凄清。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惆怅,以及送别之人的不舍。"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无依的感觉,夜晚的鸟儿聚集而不得温暖,清晨的阳光也无法带来希望。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则写出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深,连远行者的马足印记和传递信息的鸿雁都成了思乡的媒介。"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最后表达了对未来重逢旧友之可能性的担忧,以及独自前行时内心的不安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的飘泊生活以及对友谊和故土的深切眷恋。
海王置官烧琉璃,迤南有井清且漪。
北江先生旧卜宅,百年徐子来居之。
北江抗疏击权贵,头颅分与欧刀期。
天王圣明臣不死,投荒万里百日归。
徐子起家官禁闱,风流文彩高山思。
读书尚友眼如月,燕坐观世争虫鸡。
甲午之年海水飞,徐子忧国如輖饥。
袖中一疏帝动色,坐决成败如蓍龟。
惜哉玄黄有翻覆,九关虎豹吁可悲。
君门潭潭士气死,柴户奉母莱衣嬉。
中庭花发莺乱啼,高堂绕膝孙含饴。
岁时伏腊召亲友,上堂鞠?陈一卮。
僧弥法护自师友,一门妇子无嗃嘻。
人生此乐讵易得,天意枯菀真难齐。
玄冬凛冽谖草萎,眼枯泣血惊乌栖。
后先死孝真一辙,麻衣雪涕称孤儿,我昔升堂拜圣善,图中光景犹能追。
观河性存面已皱,论交十年倏路歧。
春风劲厉河冰澌,送子执手情凄其。
他年史笔传滂母,更溯机声镫影时。
《题徐鞠人同年北江旧庐图》【清·沈曾桐】海王置官烧琉璃,迤南有井清且漪。北江先生旧卜宅,百年徐子来居之。北江抗疏击权贵,头颅分与欧刀期。天王圣明臣不死,投荒万里百日归。徐子起家官禁闱,风流文彩高山思。读书尚友眼如月,燕坐观世争虫鸡。甲午之年海水飞,徐子忧国如輖饥。袖中一疏帝动色,坐决成败如蓍龟。惜哉玄黄有翻覆,九关虎豹吁可悲。君门潭潭士气死,柴户奉母莱衣嬉。中庭花发莺乱啼,高堂绕膝孙含饴。岁时伏腊召亲友,上堂鞠?陈一卮。僧弥法护自师友,一门妇子无嗃嘻。人生此乐讵易得,天意枯菀真难齐。玄冬凛冽谖草萎,眼枯泣血惊乌栖。后先死孝真一辙,麻衣雪涕称孤儿,我昔升堂拜圣善,图中光景犹能追。观河性存面已皱,论交十年倏路歧。春风劲厉河冰澌,送子执手情凄其。他年史笔传滂母,更溯机声镫影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gS9gkaBv.html
绿阴幂小亭,地僻不知暑。
石几坐晚凉,夕阳淡遥屿。
呼童拨松炉,乳茶活火煮。
泉味辨淄渑,瓷品杂哥汝。
藤阴悄无人,幽鸟答诗语。
盆兰发疏花,细香散成缕。
微风飒然来,竹气凉似雨。
静对欲忘言,新蟾已当户。
梨洲授四明,史学冠当代。
先生尤卓荦,识见越流辈。
微言兼大义,抗论必千载。
事迹辨是非,人材儗进退。
上可继毛朱,下足开钱戴。
走也私淑殷,遗书颇津逮。
祠堂拜公像,静挹温和态。
梁君再示我,又若聆謦欬。
句余搜土音,端溪有遗爱。
我愿摹万本,瞻仰同泰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