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
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
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在树下读书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高树凉风落翠阴”,以“高树”、“凉风”、“翠阴”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片清凉幽静的环境,仿佛读者置身于绿荫之中,感受着微风带来的丝丝凉意。次句“古诗三百治平音”,巧妙地将“古诗三百”与“治平音”联系起来,既指出了读书的对象是古代诗歌,又暗示了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达到内心平和的状态,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心灵平静的追求。
后两句“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劝诫壮年的读书人,要珍惜时光,充分利用双眼的视力,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而不要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诱惑,轻易动摇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读书价值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哲思,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树下读书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读书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茌平有贤簿,读书不下堂。
母病在床褥,为计正苍皇。
参苓无近效,堂局少奇方。
百拜谢天地,请以身自当。
股肉落金刀,七箸生殊香。
百灵感孝诚,母病转平康。
想彼刲股时,岂不戒毁伤。
但得母病愈,儿身甘自戕。
至今旌孝坊,赫赫官道旁。
日夕往来人,一见一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