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途荆棘少人行,制礼难招鲁二生。
世上儿曹俱覆辙,公家伯仲自争衡。
一年欲尽见松秀,众水莫污知渭清。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
古途荆棘少人行,制礼难招鲁二生。
世上儿曹俱覆辙,公家伯仲自争衡。
一年欲尽见松秀,众水莫污知渭清。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条古老而少有人迹的道路,诗人赵蕃借此寓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感慨。"古途荆棘少人行"象征着世事艰难,鲜有人能坚持正道;"制礼难招鲁二生"暗指时下风气难以吸引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才。
接下来,诗人批评世人容易随波逐流,"世上儿曹俱覆辙",暗示众人易受世俗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然而,他寄予希望于公正的竞争,"公家伯仲自争衡",期待有贤能者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一年欲尽见松秀",以寒冬中傲然挺立的松树比喻君子之风,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高洁。"众水莫污知渭清"进一步强调了清白与纯洁,寓意真正的贤者不受世俗污染,其品性如渭水般清澈。
最后,诗人强调保持这种高尚品德的不易,并鼓励人们坚守真理,"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即保持道义不渝,勇于发声,坚持自我。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坚守道德和真理的呼吁。
夜半何所适,请雨之名山。
兰陵古仙府,妙迹殊可攀。
秘文呼蛰龙,舒雁荐层坛。
屏气注诚想,百灵启玄关。
绿章封事奏,金阙承恩还。
林风生泠泠,涧溜添潺潺。
遥峰霭冥雾,倏歘迷区寰。
殷雷无猛威,激雨增微澜。
宁独濡枯焦,永愿清尘烦。
郡南百里即群舒,留滞频惊岁月除。
閒过著慵思运甓,老来多忘却抄书。
水乡鸣雁寒无数,山路幽芳冷自如。
昼坐偏知日南极,十分红影在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