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
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
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
至理已跃如,岂必證无生。
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
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
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
至理已跃如,岂必證无生。
这首诗《閒居杂兴(其二)》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以“万乘”与“一芥”对比,强调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万乘之尊在诗人看来并非真正的重量,而一根小草的轻盈也不应被忽视,寓意着世间万物皆有其价值,不应仅以表面的大小、贵贱来衡量。
接着,“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茅屋与高楼大厦、小溪与大海,在诗人眼中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对平等与和谐的追求。
“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画面。诗人以翩翩起舞的意象自比,表达了自己在闲居生活中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功利的超脱。
最后,“至理已跃如,岂必證无生”点明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认为,真理已经显现,无需再证悟无生(佛教中指生命轮回的终结),体现了他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由、平等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诗太清绝,唤将雪虐更风饕。
五老峰前松荫庭,风光清美日华明。
独游略不逢一士,时有纹枰落子声。
紫玉盘盛碎紫绡,碎绡拥出九娇饶。
却将些子郁金粉,乱点中央花片梢。
叶叶鲜明还互照,婷婷风韵不胜妖。
折来细两轻寒里,正是东风折半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