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丑六月迪儿始壮为赋古风一章以勖之,时同客潭州》
《己丑六月迪儿始壮为赋古风一章以勖之,时同客潭州》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古风

植桐半亩荫,种竹一帘翠。

儿今皮骨坚,吾衰亦良慰。

三眼井边庐,是儿试啼地。

锦绷裹玉团,尤妙颔如意。

天命促文园,孤露才两岁。

当栗拜如仪,吊者叹其慧。

就学师不烦,临文哦易记。

恃宠骄友于,识大宥其细。

怒风卷重茅,千载偶然值。

信知忧患深,休休平旦气。

怜汝失怙恃,游方励汝志。

明发会有时,山辉岂终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又充满哲理的画面。首句“植桐半亩荫,种竹一帘翠”,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家庭的宁静与生机,梧桐和翠竹象征着家庭的荫庇和成长环境。接下来,“儿今皮骨坚”表达了对孩子的坚韧品质的赞赏,而“吾衰亦良慰”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迈的感慨,但看到孩子成长也感到欣慰。

“三眼井边庐,是儿试啼地”回忆了孩子的出生地,暗示了生活的朴素和亲情的深厚。“锦绷裹玉团,尤妙颔如意”描绘了婴儿的可爱,用锦缎包裹的婴儿如同玉雕般精致,颔下微微翘起,更显其聪明伶俐。

“天命促文园,孤露才两岁”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虽然孩子早慧,却遭遇不幸。“当栗拜如仪,吊者叹其慧”描述了孩子面对困境的庄重举止,令人惊叹其智慧。“就学师不烦,临文哦易记”赞扬孩子学习的天赋和专注。

“恃宠骄友于,识大宥其细”指出孩子虽受宠爱,却不骄纵,懂得宽容他人,显示出良好的品性。“怒风卷重茅,千载偶然值”借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变故,寓意孩子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

最后两句“怜汝失怙恃,游方励汝志”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父母的孩子的怜悯,鼓励他外出历练,坚定意志。“明发会有时,山辉岂终閟”寄寓希望,相信孩子未来必有出头之日,光芒终将照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孩子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闻鹧鸪

默默炎荒已岁馀,音书那复阻三吴。

晚来何限青天出,独倚栏杆闻鹧鸪。

(0)

观牡丹

去年寒食已为客,今年寒食未还家。

春前莫负一杯酒,山后聊观三朵花。

(0)

送择老赴桂州龙华会

罪大投身瘴疠乡,亲年老矣重难忘。

龙华会上俱贤圣,为爇精诚一炷香。

(0)

仲益以帐来且有就榻眠之句复次韵与之

茆屋初成亦可怜,更悬青帐小窗前。

不嫌索寞无春梦,解使君心合眼眠。

(0)

次韵和钱塘诸公赏梅十绝·其九

绰约冰肌故自轻,玉衣玉食更鲜明。

无心来此与君遇,莫起他时儿女情。

(0)

发山口堤上

烟笼官柳柳笼堤,风引澄波细细移。

骏马不知鞍上意,回头已是获麟陂。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