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浪摇罗,杨柳岸、微风乍薰。
指镜里、彩龙飞下,舞碎烟痕。
十里鼓声凉振雨,一湖扇影荡成云。
认珊珊、神女踏波来,金缕裙。残照隐,花外村。
疏树蔼,水边门。看琉璃掉破,几点青鳞。
画舫寻香怜小杜,野桥沽酒吊灵均。
采芳兰、何处寄相思,空翠昏。
细浪摇罗,杨柳岸、微风乍薰。
指镜里、彩龙飞下,舞碎烟痕。
十里鼓声凉振雨,一湖扇影荡成云。
认珊珊、神女踏波来,金缕裙。残照隐,花外村。
疏树蔼,水边门。看琉璃掉破,几点青鳞。
画舫寻香怜小杜,野桥沽酒吊灵均。
采芳兰、何处寄相思,空翠昏。
这首《满江红·观水嬉》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夏日游乐图景。开篇"细浪摇罗,杨柳岸、微风乍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轻柔的水波和随风飘动的杨柳,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氛围。"指镜里、彩龙飞下,舞碎烟痕",运用比喻,将水中的倒影比作飞舞的彩龙,形象生动。
接下来的"十里鼓声凉振雨,一湖扇影荡成云",通过鼓声与湖面的扇影,展现了热闹的水上活动和夏日的清凉。"认珊珊、神女踏波来,金缕裙",则引入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仿佛仙女降临人间。
下半阙转向傍晚景色,"残照隐,花外村。疏树蔼,水边门",夕阳西下,村庄在花丛中若隐若现,水边的门户更显静谧。"看琉璃掉破,几点青鳞",比喻水面的光斑如同破碎的琉璃,点点青色,增添了动态之美。
最后,词人借"画舫寻香怜小杜,野桥沽酒吊灵均"表达对古代文人杜甫和屈原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留恋。"采芳兰、何处寄相思,空翠昏"以兰花寓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怅然若失。
整体来看,此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江南水乡的恬静,又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展现了词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老去闲情懒。东风外、菲菲花絮零乱。
轻鸥涨绿,啼鹃暗碧,一春过半。
寻芳已是来迟,怕迤逦、华年暗换。
应怅恨、白雪歌空,秋霜鬓冷谁管。
凭阑自笑清狂,事随花谢,愁与春远。
持杯顾曲,登楼赋笔,杜郎才减。
前欢已隔残照,但耿耿、临高望眼。
溯流红、一棹归时,半蟾弄晚。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