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墓邻僧寺》
《过墓邻僧寺》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一见说交情,僧醪为客斟。

溪山衔落照,杉竹聚清阴。

日对画图轴,风生琴筑音。

意行行不足,逸兴对高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línsēng
sòng / wèizōng

jiànshuōjiāoqíngsēngláowèizhēn

shānxiánluòzhào
shānzhúqīngyīn

duìhuàzhóufēngshēngqínzhùyīn

xíngxíngxīngduìgāoyín

注释
一见:初次见面。
僧醪:僧人酿的酒。
为客斟:为客人倒酒。
溪山:溪流和山峦。
衔落照:承载着落日余晖。
杉竹:杉树和竹子。
聚清阴:聚集清凉阴凉。
画图轴:画卷般的景色。
风生:微风吹起。
琴筑音:琴声。
意行行不足:意犹未尽地欣赏。
逸兴:超脱世俗的情趣。
高吟:高声吟诵诗歌。
翻译
初次相见便谈得投机,僧人酌酒招待客人。
溪水山峦映着夕阳余晖,杉树竹林汇聚清凉阴凉。
每日面对如画的景色,微风吹过,琴声悠扬。
心随景致而行,意犹未尽,闲适之情与高雅诗篇相映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情景。开篇“一见说交情,僧醪为客斟”表达了诗人与寺中僧侣一见如故,僧侣热情地为诗人斟酒,这种交往无需多言,便能感受到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溪山衔落照,杉竹聚清阴”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溪水和山峦相互辉映,阳光透过树梢投射在溪流之上,而杉竹之间汇聚着清新的阴凉。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这宁静的环境之中。

“日对画图轴,风生琴筑音”这一句,更是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在这个和谐的空间里,白天的阳光为画卷增添色彩,而微风吹过琴弦,带来悠扬的旋律。最后两句“意行行不足,逸兴对高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他的思想和情感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得到了释放,但即便如此,他仍感到这种体验是无尽的,每一次的体验都无法完全满足他内心的渴望,所以只能高声歌唱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僧寺生活、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的向往。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壬午除夕

寒窗灯火自相亲,款坐深杯酌更频。

离别关河官舍梦,倦游风雪敝裘人。

捣辛菜摘盘中雨,拆甲梅含月杪春。

自笑浮名偏荏苒,劳劳长伴岁华新。

(0)

登朱侍御远人楼望紫云秦驻丰硖诸山四首·其二

方塘才一曲,人己谓清幽。

竹径难容暑,松阴可盖楼。

獭巢欹岸脚,虎刺冠山头。

尚未能逃世,聊为尽日留。

(0)

咏史十三首·其十

秦王一六合,拔剑逐亡胡。

威殚乃厌死,求仙问神都。

玉椹尚未来,水银閟龟凫。

生掘阖闾冢,金精发湛卢。

猥以鲍车朽,疲此骊山徒。

不见灞陵下,瓦器流泉涂。

(0)

渡扬子江忆家

江云千里送孤舟,此夕闺中定倚楼。

传语行人寄消息,片帆今日过扬州。

(0)

杪春侍大人饮外祖方大将军文鳞阁得斜字和俞福宁坤名韵

高楼云物湛清华,座客风前款落花。

白堕倾来零露重,绿么抱出忽雷斜。

尽欢宁更劳投辖,归隐何须学种瓜。

喜得追游陪杖履,城头暮色候昏鸦。

(0)

九月庭梅忽吐数萼伯父喜而成咏命贻和之

九月梅花发,催寒物候知。

笛惊吹律早,庭讶降霜迟。

岭上开应晚,江城落未宜。

美人何处在,夙夕梦中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