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其二》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其二》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臣八十惭尸素,挂了貂冠归洛阳。

芝诏荐临优眷注,蒲轮促起预平章。

重辞禁幄犹如昨,今迓灵舆益自伤。

勉策衰羸来巩固,临风洒泪厚陵傍。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为宣仁圣烈皇太后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哀悼与敬仰之情。诗中通过老臣的视角,描绘了皇太后去世后老臣的悲痛与不舍。

首句“老臣八十惭尸素,挂了貂冠归洛阳”,以老臣自述开篇,八十高龄的他因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而感到羞愧,于是卸下官职,返回故乡洛阳。这既体现了老臣的谦逊与自省,也暗示了皇太后离世后,老臣失去了精神支柱。

接着,“芝诏荐临优眷注,蒲轮促起预平章”两句,描述了皇太后生前受到的尊崇与礼遇。芝诏象征着皇帝的特别恩赐,优眷注则表明她受到了特别的关怀和照顾。蒲轮,古代迎接贤士的车轮,这里用来形容皇太后被朝廷重视,被邀请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这两句展现了皇太后在位时的荣耀与影响力。

“重辞禁幄犹如昨,今迓灵舆益自伤”则转而描写皇太后逝世的情景。老臣仿佛昨日还与皇太后共商国事,如今却只能迎接她的灵柩,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老臣深感悲伤与不舍。

最后,“勉策衰羸来巩固,临风洒泪厚陵傍”表达了老臣在哀悼之余,仍尽力保持坚强,来到皇太后陵墓旁,面对自然之风,泪水不禁滑落。这一幕既展现了老臣对皇太后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老臣的个人经历与感受,深刻地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哀悼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室成员的尊重与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大庾岭

五峤崔巍此最东,天将奇险界蛮中。

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

天末几回瞻北斗,林端犹未换西风。

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

(0)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其三

远眺殊未已,前山已落日。

偏于欲落时,其势犹似出。

残霞明半天,并作暮云黑。

云中珊瑚盘,反弄黄金色。

人坐松林中,愈觉苍翠逼。

浩歌归去来,此意无人识。

(0)

秋夜简吴顼儒

空房生秋烟,明月来窥我。

西风闪孤檠,人影右忽生。

落叶卷我心,飞向秋江堕。

秋江浮萍死,秋水贵于金。

天吴走阴谷,鲛客潜青林。

尽拘苍生泪,不成三日霖。

寒云锁孤蟾,野黑南山泣。

白骨照幽泉,秋坟鬼声涩。

遥知芦中人,掩卷三叹息。

(0)

飞来寺

千年檐卜四围开,香里悠然上古台。

三塔远从烟际出,一帆斜自洱西来。

旗亭过雨行人集,梵阁衔杯老衲陪。

醉后休谈天宝事,夕阳荒驿野猿哀。

(0)

赠苏山人

绕屋杉松尽合围,昼眠常自掩荆扉。

仍嫌葛老钞方少,却笑桐君识药稀。

乳管静探云湿屦,垂珠自采雪侵衣。

年来不入长安市,免得傍人问是非。

(0)

九日登明行寺后楼

黄叶珠宫闭,斜阳宝阁开。

天形远林尽,山色大荒来。

䆉稏千村获,箖箊一院栽。

此间容笑口,应醉菊花杯。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