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作四邻,萧寺枕嶙峋。
爱此无中色,留将幻里真。
苍松原不老,碧水自离尘。
驴背独归客,何如莲社人。
秋山作四邻,萧寺枕嶙峋。
爱此无中色,留将幻里真。
苍松原不老,碧水自离尘。
驴背独归客,何如莲社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秋山作四邻,萧寺枕嶙峋”开篇,巧妙地将山峦与寺庙置于自然与人文交汇的背景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含禅意的氛围。接下来,“爱此无中色,留将幻里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与思考,既赞美了自然界的纯净之美,又暗示了对虚幻与真实的深刻理解。
“苍松原不老,碧水自离尘”两句,通过苍松与碧水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永恒与清净的追求。苍松象征着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碧水则代表了清澈与自由,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驴背独归客,何如莲社人”,以一个孤独的旅人与理想中的莲社(佛教僧侣集会之地)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向往。整个诗篇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命意义以及精神境界的探索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