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投鞭白日死,满堂水衣苍色鲜。
滩声潺湲入秋耳,更惊斛麦须千钱。
东风萧萧吹雨急,茅茨数点波间立。
菽沉禾烂不可收,舟居嫠妇中宵泣。
羲和投鞭白日死,满堂水衣苍色鲜。
滩声潺湲入秋耳,更惊斛麦须千钱。
东风萧萧吹雨急,茅茨数点波间立。
菽沉禾烂不可收,舟居嫠妇中宵泣。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雨天的凄凉景象,充满了悲凉与哀愁的情感。诗人以“羲和投鞭白日死”开篇,运用神话传说中的羲和驾驭太阳车的形象,来比喻日落西山,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满堂水衣苍色鲜”一句,通过描绘雨后水衣(即雨衣)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滩声潺湲入秋耳,更惊斛麦须千钱”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雨后的自然景象,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而“更惊斛麦须千钱”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丰收的喜悦与对粮食价值的感慨,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东风萧萧吹雨急,茅茨数点波间立”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东风的吹拂与雨的急落,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紧迫的气氛,而“茅茨数点波间立”则形象地展现了在风雨中孤独无助的茅屋,凸显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脆弱关系。
最后,“菽沉禾烂不可收,舟居嫠妇中宵泣”则直接揭示了这场秋雨带来的破坏与痛苦,豆类作物沉没,稻谷腐烂,无法收获,而舟居的寡妇在夜晚哭泣,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的感慨。
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
不知烛照香薰看,何似风吹雨打休?
药栏花暖小猧眠,雪白晴云水碧天。
煮酒青梅寒食过,夕阳庭院锁秋千。
当年仗外揖高标,绣縿芦鞭宝马骄。
琼苑天香飘合坐,碧城山色照同僚。
思归意决吾张翰,赠别情深子绕朝。
蟹簖鱼梁从此去,他年书札堕烟霄。
乃翁一经传,播获了家事。
短檠寓真乐,尺璧岂良贵。
年家有宁馨,令我喜无寐。
加鞭翰墨场,一跃群空冀。
团蒲曲几坐成痴,北看南观恍是非。
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
三径荒芜岫幌开,锦车何事肯徘徊。
春风想为高人住,落絮残花好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