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这首诗以“对月”为主题,描绘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深沉思绪与感慨。首句“雪岭孤松老”,以“雪岭”和“孤松”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接着,“曹溪滴水寒”一句,通过“曹溪”这一佛教圣地的象征,以及“滴水寒”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冷的氛围。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这两句诗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诗人似乎在问,面对同一轮明月,无论是今夜还是往昔,人们是否都能保持同样的心境与感悟?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变化的反思,也是对宇宙永恒与人类短暂存在之间对比的哲学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产生共鸣与思索。
耰锄服田畴,干戈卫社稷。
凌厉气无前,先驱争杀贼。
制挺挞坚兵,所遇皆颠踣。
少壮不策勋,悠悠徒视息。
节重一身轻,浩然天地塞。
名并诸功臣,精忠同报国。
恨未补天南,恩遥承阙北。
冰霜碧血凝,金石丹心勒。
松楸泣杜鹃,凭吊增凄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