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甘露寺僧舍》
《宿甘露寺僧舍》全文
宋 / 曾公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gānsēngshè
sòng / cénggōngliàng

zhěnzhōngyúnqiānfēngjìn

chuángsōngshēngwànāi

yàokànyínshānpāitiānlàng

kāichuāngfàngjiānglái

注释
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
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
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
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松声万壑: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
壑,山沟。
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翻译
枕中微湿,好似身处云峰之间;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户,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夜晚在甘露寺僧舍中的所见所感。"枕中云气千峰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周围云雾缭绕,仿佛千座山峰近在咫尺,给人以幽深而神秘之感。"床底松声万壑哀"则通过床下传来的松涛声,如同万壑松风,营造出一种悲凉而辽阔的意境。

"要看银山拍天浪",诗人想象着推开窗户,外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江,浪花拍打着岸边的银色山峦,画面壮丽,充满动态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僧舍夜景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既有宁静的禅意,又有雄浑的气势,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曾公亮

曾公亮
朝代:宋   字:明仲   号:乐正   籍贯: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   生辰:998年-1078年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刑部郎中曾会次子。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累封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初夜

初夜多幽兴,危阑偶独凭。

月升星尽没,风劲雪重凝。

身似游边客,心如退院僧。

奇寒不可耐,归对北窗灯。

(0)

重午

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冰。

世间各自有时节,萧艾著冠称道陵。

(0)

摸鱼儿·其十一

正何须、阳关肠断,吴姬苦劝人酒。

中年怀抱萦萦处,看取伴烟和柳。柳摇首。

笑飞到家山,已是酴醾后。留连话旧。

问溪上儿童,颇曾见我,有此故人否。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知了迎候。

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

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

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0)

残秋郊外

萧萧风色弄寒威,见尽郊原向晚晖。

昨夜星霜和月落,满林红叶隔烟飞。

已嗟北渚莲初老,更惜东篱菊渐稀。

休感岁华伤节物,眼前樽酒重相违。

(0)

送韦秀才赴举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

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0)

花下自劝酒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