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
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
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
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
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
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
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雁飞归巢的宁静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把握。开篇"夜静群动息"四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动物们安歇的景象,营造了一种万籁俱寂、天地交融的氛围。
接着"翩翩一雁归",描绘了孤雁回巢的情形,"翩翩"二字生动传神,捕捉到了鸟儿飞翔时轻盈自如的姿态。诗人通过对雁的观察,不仅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孤独或寂寞的情怀。
第三句"清音天际远",写出了雁鸣声在夜空中回荡,传递至极远的地方。这里的"清音"不仅是对声音质感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纯净。而"天际远",则扩展了空间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边界的自由与广阔。
第四句"寒影月中微",则是对月下景象的细腻描写。夜晚的寒气使得月光显得更加清冷,而这种清冷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受。
接下来"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诗人通过设问来表达自己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云同宿"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而"长空雪共飞"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共飞"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末句"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不愿让外界的喧嚣干扰到自己的本真情感。这里的"阳和"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状态,而"借便"则是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状态,避免与自己内在真诚的情感发生冲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孤独和纯净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