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迟衡门下,向夕绝来鞅。
轻风荡微月,玄景振清响。
游心观物化,閒庭恣偃仰。
苍蝇以翼鸣,营营在蛛网。
鸿雁随阳飞,一览八纮广。
栖迟衡门下,向夕绝来鞅。
轻风荡微月,玄景振清响。
游心观物化,閒庭恣偃仰。
苍蝇以翼鸣,营营在蛛网。
鸿雁随阳飞,一览八纮广。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咏志二十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栖居简静生活中的夜晚景象。首句“栖迟衡门下”表达了诗人隐居于简陋门庭的恬淡心境。接着,“向夕绝来鞅”暗示傍晚时分,来访者稀少,诗人得以摆脱世俗事务的牵绊。
“轻风荡微月,玄景振清响”通过轻风摇曳微弱月光,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夜色,清脆的声音更增添了静谧之美。诗人在此时“游心观物化”,让心灵在自然中游弋,感受万物的变化。
“閒庭恣偃仰”描绘诗人悠然自得地在庭院中随意躺卧,享受这份闲暇时光。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宁静中,诗人也注意到“苍蝇以翼鸣,营营在蛛网”,这可能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微妙寓言。
最后两句“鸿雁随阳飞,一览八纮广”借鸿雁随季节迁徙,象征着顺应自然规律,视野开阔,胸怀广大。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寄寓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广阔的胸襟。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
夤缘霁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
岂知一日终非主,犹自如今有怨声。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
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
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