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子庙》
《季子庙》全文
宋 / 石祖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夫子南游不到吴,殷勤题识寄嗟吁。

干戈扰扰怜诸夏,季子流风过耳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iào
sòng / shíwén

nányóudàoyīnqínshíjiē

gānrǎorǎoliánzhūxiàliúfēngguòěr

注释
夫子:指孔子,古代尊称教师或有学问的人。
南游:向南旅行。
不到:未到达。
吴:古国名,位于今江苏南部。
殷勤:深切而恳切。
题识:题写文字或留言。
寄:寄予,传达。
嗟吁:叹息,感慨。
干戈: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扰扰:纷乱不安的样子。
怜:同情,怜悯。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泛指华夏民族。
季子:指孔子弟子,这里泛指贤者。
流风:遗留的风尚,影响。
过耳无:听过就忘记,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翻译
先生您向南出游,未能到达吴地
深深感慨,写下留言寄托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祖文的作品,名为《季子庙》。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古圣先贤的崇敬。

“夫子南游不到吴”,开篇便设定了一个虚拟的情景,孔子虽然南游到了楚地,但并未到达吴地。这一句表明诗人想要通过这次旅行来寻找古人的遗迹和精神印记,却未能如愿。

“殷勤题识寄嗟吁”,这里的“殷勤”表现了诗人对古人文风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在季子庙留下题刻,希望能够寄托自己的感慨和哀伤。这一句通过动词“题识”强调了诗人的用心和对历史的敬仰。

“干戈扰扰怜诸夏”,这一句中的“干戈”指的是古代的兵器,“扰扰”则形容声音。这里借用兵器的声音来比喻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情景。“怜诸夏”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诸侯混战、百姓受难的哀痛之情。

“季子流风过耳无”,这一句中的“季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后世尊称为“季子”。这里说“流风”——即他们留下的学问和风范,却只是“过耳无”,意味着这些高尚的精神遗产在当下已经很少被人提及,甚至是难以寻觅。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感慨,更透露出当时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淡漠。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缺乏高尚精神的忧虑。

作者介绍

石祖文
朝代:宋

石祖文,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江阴军签判。后知宁国军。事见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姊加封太宜人庆会致语口号

鄮山鄞水百祥开,一轴丝纶天上来。

应为教忠登仕籍,遂膺锡类到兰陔。

笙簧丛里歌新阕,锦绣光中荐宝杯。

从此芝封须叠至,长教寿母宴春台。

(0)

上普安郡王生辰·其一

朔风吹律酝霜严,帝遣神仙下斗南。

阙月溯弦金作缕,非烟效瑞锦成岚。

平生漫吹欣相遇,一瓣浓薰已遍参。

欲向今朝伸善颂,世间唯有达尊三。

(0)

题严陵钓台

功名于道九牛毛,无怪先生抵死逃。

漠漠桐江千古后,云台何似钓台高。

(0)

题雪窦随凫岩

纷纷飞雪堕青天,穷彻随凫信有源。

想得王乔之帝所,每来岩下涤潺湲。

(0)

杂兴·其三

人材莫谓世全无,用则贤良弃则愚。

孔圣既生颜闵在,周家才起甫申俱。

归恩报德还忠实,附热趋炎属佞谀。

散尽田文门下客,独馀冯子是名儒。

(0)

次韵钱直阁和吕支盐梅花

隐隐仙安迥出群,朅来还是一番春。

山墙倚雪凝姑射,水国临风咏洛神。

清洗娇腮全恶粉,快飞幽馥去朝真。

直交别浦停三弄,羞作高楼欲坠人。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