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情的画面。开头“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两句,通过折柳的动作传达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趣,以及对春天生机的感受。接着“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写出了诗人对花朵的观察,虽然花朵各有颜色,但柳枝因其柔软质地而显得更加多情。
下片“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美丽,柳树依岸,月光如水,微风吹动,小鸟在野外啁啾,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生动的春夜图景。
最后“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则是诗人在夕阳下的感慨。隋堤指的是历史上的隋朝长城或堤岸,而这里用来表达时光流转之意。三月即春季,暮色中飞絮(柳絮)随风飘散,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和未来的一种纵横交错的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和情怀,以及他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体悟。
君已厌折湖上花,我犹驱迫坐两衙。
须知乐事属閒客,日日携觞不在家。
况君才力自少对,取次落笔成天葩。
春风湖上与之敌,豪放丽绝无以加。
幽岩绝壁无不到,欲缘云汉寻天槎。
顷属胜游不得往,犹如野马绊在车。
眼看红英零落尽,长条已被绿叶遮。
春芳虽晚犹得在,山丹正好红相夸。
终当摆去百事役,与君共蹑南山霞。
虽老犹能沃金叶,卞娘送以双琵琶。
已教楼下排花舫,醉到碧山春日斜。
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
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
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