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一别五秋风。老馀生、霜鬓如葱。
前世望长安,凉天碣石归鸿。年年是、战血腥红。
西飞燕,身世依然是客,寄迹雕栊。
撰东京杂记,一一梦华浓。霜中。
寒梅作花了,茅屋在、鸭涨牛宫。
天外冀州山,涧石定采蒲茸。画蛾眉、揽镜难工。
唐经事,应仿昌黎素业,闲气天钟。
莽燕云杳杳,消息雁书慵。
故人一别五秋风。老馀生、霜鬓如葱。
前世望长安,凉天碣石归鸿。年年是、战血腥红。
西飞燕,身世依然是客,寄迹雕栊。
撰东京杂记,一一梦华浓。霜中。
寒梅作花了,茅屋在、鸭涨牛宫。
天外冀州山,涧石定采蒲茸。画蛾眉、揽镜难工。
唐经事,应仿昌黎素业,闲气天钟。
莽燕云杳杳,消息雁书慵。
这首诗以怀旧和感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友赵湘帆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思。首句“故人一别五秋风”直接点出时间跨度,五年过去,人事已非,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接着,“老馀生、霜鬓如葱”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衰老,与朋友的青春相比,更显沧桑。
“前世望长安,凉天碣石归鸿”运用典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友人如归鸿般远离京都的遗憾。接下来,“战血腥红”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与友人身处其中的艰难。诗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如同燕子西飞,寄身雕栊之中。
“撰东京杂记,一一梦华浓”暗指赵湘帆衡的文学才华,他的作品如梦一般美好,但现实中却只能在梦中追寻。诗人寓情于景,以“霜中寒梅”象征坚韧与孤独,而“茅屋在、鸭涨牛宫”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落寞的画面。
“天外冀州山,涧石定采蒲茸”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冀州山川依旧,但人事已非,诗人想象湘帆衡可能在山涧采集草药,生活简朴。最后,“画蛾眉、揽镜难工”借女子化妆之难,寓言自己年老难以再有当年的风采,而“唐经事,应仿昌黎素业,闲气天钟”则赞美湘帆衡深厚的学问和超然的气质。
全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人和自身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