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台殿俯城隅,江色平开岛屿孤。
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
诸天转觉成空相,三伏谁能定有无。
最爱琴声清且好,南熏欠去万家苏。
天王台殿俯城隅,江色平开岛屿孤。
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
诸天转觉成空相,三伏谁能定有无。
最爱琴声清且好,南熏欠去万家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避暑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王寺的清凉与宁静。首句“天王台殿俯城隅,江色平开岛屿孤”以俯瞰的角度描绘了天王寺的地理位置,江水与孤岛映衬出一种开阔而静谧的景象。接下来,“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天王寺的清凉比作远离炎热的避难所,玉山的颓处则仿佛是浸泡在冰壶中的清凉,形象地表现了避暑的舒适感受。
“诸天转觉成空相,三伏谁能定有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即使是在酷热的三伏天,也难以确定自然界的界限与存在状态,突显了自然之美的神秘与不可捉摸。最后,“最爱琴声清且好,南薰欠去万家苏”则点明了诗人的喜好,喜爱在这清凉之地聆听琴声,仿佛南风也因这清凉而未能遍及万家,强调了环境的宜人与内心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王寺避暑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爱君年少便知足,今君虽老更无欲。
闭门不出动经时,保此无穷清净福。
黄衣弟子杂僧徒,共守荒郊数椽屋。
门前山水各有态,君但疏篱对脩竹。
直如季路耻有闻,清似之推不言禄。
坐看世事云变化,一任儿曹手反覆。
上皇龙飞三十春,临轩亦尝思异人。
诏书屡下广搜索,当时几人能识真。
君时声名动天子,高卧不起空逡巡。
谩收符箓养丹火,一旦四海生风尘。
我来见君斛岭下,识君无营真静者。
殷勤爱我莫遽行,尚肯相从结茅舍。
时当丧乱足淹留,豺狼恣横空山夜。
它年有意过匡庐,更许渊明入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