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去空馀旧浴池,竹梧交荫翠参差。
云随屐齿生松磴,泉合琴心泻石陂。
幽讨平生如此少,清闲今日许谁知。
道人为筑紬书室,杖履来游更卜期。
凤去空馀旧浴池,竹梧交荫翠参差。
云随屐齿生松磴,泉合琴心泻石陂。
幽讨平生如此少,清闲今日许谁知。
道人为筑紬书室,杖履来游更卜期。
这首诗描绘了凤池的静谧与幽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凤去空馀旧浴池”以凤的离去引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浴池空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竹梧交荫翠参差”描绘了竹与梧桐相互遮掩,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云随屐齿生松磴”一句,将云彩的轻盈与登山者的足迹巧妙结合,生动地表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互动。而“泉合琴心泻石陂”则将泉水与琴声相联,暗示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仿佛泉水在石陂上流淌,就像是琴弦的振动,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人的意境。
“幽讨平生如此少,清闲今日许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平生中能够体验到如此幽静与清闲的时光感到珍惜和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最后,“道人为筑紬书室,杖履来游更卜期”则透露出诗人希望在此地建立一个读书的场所,并期待未来再次来访,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池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