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商飙振庭柯,大火以流西。

乌鹊填桥渡银汉,又是双星会合时。

兹事古传言,茫昧理莫据。

承讹踵缪益附会,天孙锡巧人间世。

骈罗?饵瓜果新,儿祈女拜纷成群。

柳州之柳忝学道,亦自喋喋鸣酸辛。

吾闻隆古时,大道靡巧拙。

元气既以凿,奸伪乃百出。

殚力竭知日益工,更欲乞取将何终。

我意天孙心,岂不为世恫。

无由挽回古淳朴,尚肯锡与滋民凶。

涂塞民聪明,知巧并黜息。

太朴庶可还,民德不戕贼。

我自大拙世莫伦,从吾聊用全吾真。

再巧再拙徒漫云,草堂幽幽当此辰,且对明月挥清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们对爱情、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商飙振庭柯,大火以流西”描绘了秋风起,暑气消散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接着“乌鹊填桥渡银汉,又是双星会合时”,巧妙地引用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

“兹事古传言,茫昧理莫据”表达了对古老传说的思考,既有对未知的探索,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承讹踵缪益附会,天孙锡巧人间世”则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复杂心态,既有对技艺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过度依赖技巧的忧虑。

“骈罗?饵瓜果新,儿祈女拜纷成群”描绘了七夕节当天,人们聚集在一起,祈福、拜祭的热闹场景,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柳州之柳忝学道,亦自喋喋鸣酸辛”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学有所得,但仍感酸辛,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深思。

“吾闻隆古时,大道靡巧拙”强调了古人崇尚的朴素之道,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而非过分追求技巧。“元气既以凿,奸伪乃百出”揭示了文明发展过程中,人性中的阴暗面逐渐显现,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我意天孙心,岂不为世恫。无由挽回古淳朴,尚肯锡与滋民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希望人们能回归到古人的淳朴生活方式中,避免过度的物质追求和道德沦丧。“涂塞民聪明,知巧并黜息。太朴庶可还,民德不戕贼”呼吁人们保持内心的纯真,避免被世俗的智巧所蒙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我自大拙世莫伦,从吾聊用全吾真。再巧再拙徒漫云,草堂幽幽当此辰,且对明月挥清尊”表达了诗人坚持自我,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使在复杂的世态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上元灯词八首·其一

灯景行营也自佳,姮娥应节巧差排。

近村远墅都呈照,白叟黄童与乐皆。

(0)

诣斋宫作

凤闉雪霁逗馀寒,十二红楼玉里看。

富矣教之言似易,泰来保合道诚难。

民依卜度徐移辇,天监昭垂敬视坛。

精室退居益钦若,明当祈岁志遑安。

(0)

原大学士傅龙翰先生挽诗

拖绅避省视,易箦慎初终。

自昔赐场叹,从今融帐空。

仪型失老宿,启迪忆童蒙。

未及询楹奠,于斯恨莫穷。

(0)

木兰回围驻跸避暑山庄

翠䍐逶迤大狝旋,仙庄驻赐远人筵。

三秋山景欣逢闰,踰月林光稍异前。

菊有黄华迎籁馥,枫多丹叶缀霜鲜。

问予馀兴曾何是,千里云峰阿那边。

(0)

鉴始斋

地是诸天上,山如太古初。

披芸人不识,疏仡以前书。

(0)

栖霞室

归云写雾坌窗纱,日与幻之为明霞。

霞光日色两无定,三间岩屋常清嘉。

既深而静窈且窕,长夏如秋颢气表。

遥吟俯畅皆合宜,默契深资殊不少。

江南精舍定何如,因之遐忆明僧绍。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