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
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
尽展冰奁玉鉴,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想霓裳,呈妙舞,起清讴。
蓝桥何处,试寻玉杵恣追游。
拟待铅霜捣就,缓引琼浆沈醉,谁信是良筹。
长啸跨鲸背,不必愿封留。
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
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
尽展冰奁玉鉴,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想霓裳,呈妙舞,起清讴。
蓝桥何处,试寻玉杵恣追游。
拟待铅霜捣就,缓引琼浆沈醉,谁信是良筹。
长啸跨鲸背,不必愿封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两句,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神仙界的意象,其中“姑射”、“浮丘”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奇景,通过“风驭”和“云佩”的动态描写,营造了一种天地间自由往来的氛围。
接下来的“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则引入了人间的意愿,祈求仙姊为自己驱散乌云,让清朗的秋日蓝天展现。这里的“月姊”通常指的是月宫中的仙女,她能够掌控天气,故而诗人有此请求。
紧接着,“尽展冰奁玉鉴, 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描绘。诗人想象着在这片仙界中,一切都呈现出冰清玉洁的美好,“瑶台银阙”乃是仙宫的装饰,而“万里冷光浮”则形容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辉煌。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两句,则将仙界的美景与人间对比,表达了诗人更愿意选择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里的“水边楼”往往是隐逸之士的理想居所。
随后,“想霓裳,呈妙舞,起清讴”三句,又回到仙界的情境中,诗人想象着仙子们穿着轻盈的衣衫跳起了美妙的舞蹈,同时发出清脆的歌声。这一切都是对超凡生活的一种向往。
“蓝桥何处,试寻玉杵恣追游”两句,则是诗人在追寻仙界之路,他想知道那通往仙境的蓝桥究竟在哪里,并希望能找到传说中的玉杵,以便追随它进入仙境。
最后,“拟待铅霜捣就,缓引琼浆沈醉,谁信是良筹。长啸跨鲸背,不必愿封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达到仙界后,能够悠然自得、沉醉于仙境之中的期待。“铅霜”、“琼浆”都是美酒的代称,而“鲸背”则是传说中神仙乘坐的巨鱼,这里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无需再有世间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奇景的描绘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束缚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