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喜新霁,牵舟湖上行。
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
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
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
入夜喜新霁,牵舟湖上行。
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
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
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
此诗描绘了夜晚经过高邮湖的宁静与美丽景象。首句“入夜喜新霁”,点明时间与心情,夜幕降临,雨后初晴,诗人内心喜悦。接着,“牵舟湖上行”展现了一幅人在湖中泛舟的画面,静谧而悠然。
“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和湖水描绘得如诗如画。素月映照在湖面上,如同白昼,湖面倒映着碧蓝的天空,清澈透明。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栖息的鸟儿在空中飞翔,累了便回到巢中休息;远处渔灯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意境。
最后,“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两句,诗人听到了远处的戍边鼓声,同时又隐约看到了孟城的身影。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远方、对家国的思念之情。戍鼓声声,既是夜晚的背景音乐,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湖上的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远方的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匡庐之山朝雨歇,万壑千岩敛晴色。
芙蓉朵朵翠欲流,漠漠溪桥少行客。
白鹿古洞翳莓苔,紫阳教规遗墨迹。
君今半刺此名区,山川文献两清绝。
忆从太学诵君文,落地珠玑江动色。
吴门梦寐驰停云,燕台杯酒共明月。
明月高高还照人,一从离合几圆缺。
那知此会不可常,仆夫在门又言别。
是时江云凝不飞,冻雨霏霏半成雪。
玉树临风不可扳,琪花著草真堪折。
折赠难将一段情,强写新诗手欲裂。
长材政理良不难,伫听佳声满城阙。
公暇匡庐载酒过,好景寄予壮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