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有家者,知人实为艰。
知人竟何为,乃在用舍间。
宵人不可用,用则秽清班。
君子不可舍,舍则槁空山。
子瑕据津要,伯玉甘退閒。
孰知贤不肖,治乱诚所关。
凤凰览德辉,一去不肯还。
豺狼卧当道,令我涕潺湲。
有国有家者,知人实为艰。
知人竟何为,乃在用舍间。
宵人不可用,用则秽清班。
君子不可舍,舍则槁空山。
子瑕据津要,伯玉甘退閒。
孰知贤不肖,治乱诚所关。
凤凰览德辉,一去不肯还。
豺狼卧当道,令我涕潺湲。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朱诚泳的《感寓(其四十二)》,主要探讨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诗中以"国有国家者"起笔,强调了领导者了解和任用人才的关键性。接着指出宵小之人若被任用,会玷污清明的官场秩序,而君子若被弃置,则如山林枯木,失去生机。诗人引用子瑕和伯玉的例子,前者因占据重要位置而备受赞誉,后者甘于退隐,体现了贤能与隐逸的不同选择。
诗的核心在于揭示贤能与邪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凤凰象征着贤德之人,他们的离去会导致政治的失序;而豺狼比喻奸邪之徒,他们的存在让作者感到悲愤。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识人用人以及社会道德风气的深深忧虑。
鸡叫五更天欲晓,金镜震地声幽。
祥烟轻韵罩清楼。
盈空瑞气,风静碧云收。
因识夜明如意宝,人人个个圆周。
区区休要外边求。
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