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苍山晚出闻汀寇之什》
《次苍山晚出闻汀寇之什》全文
宋 / 利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斋无一事,步到白蘋洲。

滩近溪声夜,云寒石气秋。

烟尘深冉冉,天地入悠悠。

回首东南路,干戈半白头。

(0)
翻译
山中的书斋空闲无事,我信步走到白蘋洲。
夜晚,靠近溪边的沙滩上传来潺潺水声,秋意透过寒冷的石头透露出来。
烟雾尘埃浓厚,天地间显得深远悠长。
回望往东南方向的路,战争已使我半生苍老。
注释
山斋:书斋在山上。
无一事:没有事情可做。
步:步行。
白蘋洲:长满白蘋的水边之地。
滩近:沙滩靠近。
溪声:溪流的声音。
夜:夜晚。
石气:石头散发的气息。
秋:秋天。
烟尘:烟雾和尘埃。
深冉冉:浓厚而缓慢升起。
天地:天地之间。
入悠悠:显得辽阔无尽。
回首:回头望去。
东南路:东南方向的道路。
干戈:战争。
半白头:头发已经半白。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漫步于自然山水之间的诗句。"山斋无一事,步到白蘋洲"表明诗人在山中书房里没有特别的事做,便独自一人走到了覆盖着白苹花的小岛上。这里的"白蘋洲"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的清高与孤独。

接下来的"滩近溪声夜,云寒石气秋"则是对环境声音和气氛的细腻刻画。在山谷间的小溪流水声响起,随着夜幕降临而愈发清晰可闻;同时,白云在空中飘逸,带来了秋天特有的凉意,而石头也似乎散发出一丝秋意中的寒冷。

"烟尘深冉冉,天地入悠悠"则是对景象的更深层次描绘。这里的"烟尘"可能指的是远处山峦之间弥漫的雾气或云雾,它们使得视野变得模糊而深远;"天地入悠悠"则表达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相互交融的意境,诗人似乎感受到了宇宙间无限时空的流转。

最后两句"回首东南路,干戈半白头"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在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时,看到的是一条向着东南方向延伸的路途,而自己的头发却已是一半变成了白色。这不仅是对年华流逝的一种感慨,也是对生命无常与个人命运的一种深刻体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哲思。

作者介绍

利登
朝代:宋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猜你喜欢

寄慰元美·其二

少妇红妆玉箸寒,清秋银烛对阑干。

无情最是它乡月,不就仙郎掌上看。

(0)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其二

汉兵围合左贤王,吹角千山夜有霜。

君试狐奴城上听,岂堪秋色满渔阳。

(0)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楼船遥指越王城,万里波涛按部行。

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

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

(0)

魏使君以太公登太山

何言紫气满昆崙,须信中原五岳尊。

南极一星朝日观,东方千骑拥天门。

舞衣重染云霞色,探箧深衔雨露恩。

试向丈人峰上望,徂徕新甫拱儿孙。

(0)

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

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

岩壑尽衔沧海气,楼台常对赤城标。

云烟五色春相丽,金碧诸山夜自朝。

仙令怪来工制锦,真阳人喜得王乔。

(0)

送元美·其一

吾曹天地在,不惜滞风尘。

意气能无合,文章自有真。

齐名他日事,侧目此时人。

为别还秋色,樽前白发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