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绿阴无际,垂帘昼似年。
莺声催午课,花气拥春眠。
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
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
柔绿阴无际,垂帘昼似年。
莺声催午课,花气拥春眠。
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
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
这首清代诗人商可的《垂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首句“柔绿阴无际”展现了浓密的绿荫漫无边际,给人以清凉舒适的感觉。次句“垂帘昼似年”通过垂帘后的静谧,暗示时光仿佛在春日长昼中悄然流逝。
“莺声催午课”写的是黄莺的鸣叫声催促着午后学习的时刻,寓教于乐,富有生活情趣。接下来,“花气拥春眠”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让人心生慵懒,想在花香中沉睡。
诗人笔下的家庭场景温馨和谐:“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孩子向母亲学习书法,跟随哥哥研磨墨砚,体现了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和教育传承。
最后两句“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表达了诗人专注于经典阅读,抄录内则(古代儒家经典)的情景,展现出其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春日景色,又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学习的专注,富有生活气息和教育意义。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
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
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
浪齧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
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
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