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余左司》
《寄余左司》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何处吹愁角一声,大江东岸吕蒙营。

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

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

欲陪酾酒楼船坐,借问风潮早晚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ǒ
míng / gāo

chùchuīchóujiǎoshēngjiāngdōngànméngyíng

tiānsuíliúshuǐmángmángyuègòngchánggēnggěnggěngmíng

yǒuqiūzànhúndìngháijīng

péishāijiǔlóuchuánzuòjièwènfēngcháozǎowǎnpí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寄余左司》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画面。首句“何处吹愁角一声”,以角声勾勒出战地的凄凉与愁绪,仿佛将听者带入了军营之中。接着,“大江东岸吕蒙营”点明地点,吕蒙营位于长江之滨,暗示了边关的辽阔与壮丽。

颔联“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运用对仗,写天水相连,月亮明亮如镜,流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长庚即金星,此处寓指明亮的希望,但又与流水的流逝形成对比,表达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颈联“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紧张氛围,敌人的图谋虽在秋季暂时收敛,但诗人客居他乡的不安情绪却在夜晚的惊醒中凸显。最后一句“欲陪酾酒楼船坐,借问风潮早晚平”,诗人表达了想要与友人一同饮酒论事,期盼战事早日平息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杂咏十首·其九

斜风吹雨晚空濛,独立溪边两鬓蓬。

便过此生何所恨,百年强半水云中。

(0)

和曾待制游两山三首·其二题天章山宿鹭亭

疏钟迎客到溪亭,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松阴排万衲,篮舆放处恰诗成。

(0)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四

简断编残字欲无,吾儿不负乃翁书。

绝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签饱蠹鱼。

(0)

六日小饮园中光景鲜妍红梅已拆恍记在果州时偶得绝句

轻裘骏马金泉路,默数新春又九年。

风景不殊人自老,忽惊作梦到临川。

(0)

书意三首·其三

篱角绯桃落渐稀,晚风吹去点苔矶。

挥金岂必如疏傅,二亩春秧也是归。

(0)

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简问尝见张仙翁乎戏作一绝

张仙挟弹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

拾得铁丸无处用,为君打散四山云。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