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空寒夜月,林静鸟声稀。
一自逢人少,方知与世违。
云烟笼不住,泉石好相依。
香入初风醉,临崖悲采薇。
倚空寒夜月,林静鸟声稀。
一自逢人少,方知与世违。
云烟笼不住,泉石好相依。
香入初风醉,临崖悲采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世态炎凉的独到见解。
首句“倚空寒夜月”,以“寒夜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接着,“林静鸟声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感,鸟鸣稀疏,似乎连自然界的生机也被这寂静所抑制,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一自逢人少,方知与世违”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在人迹罕至的环境中,诗人得以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到了与世不同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违”字,既包含了对世俗的疏离,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云烟笼不住,泉石好相依”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云烟缭绕,难以捉摸,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而泉石相依,则是诗人内心对稳定与和谐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最后,“香入初风醉,临崖悲采薇”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初风中飘散的花香,让诗人仿佛置身于醉人的梦境之中,而面对悬崖,诗人不禁想起了《诗经》中的“采薇”,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思。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诗中蕴含的孤独、超脱、热爱与忧思,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层次的艺术世界。
少年公子麒麟种,使者选之来入贡。
文章到处是青钱,谈笑有时飞白凤。
留连太学滞远业,叹息南陵发归梦。
黄河一苇浩将往,太行诸山森欲动。
上堂嘉庆拜庭闱,入户埙篪迎伯仲。
幕中济济尽应刘,笔下翩翩皆屈宋。
四者能并盖已难,一尊可饮何妨痛。
老夫久客兴愈阑,公子远行情所重。
为见应刘借问看,惟有月明千里共。
公圭侯印人所优,利锁名缰吾所羞。
耿耿有怀非隐忧,思得佳士从之游。
今年折腰来佐县,辞采接君心自见。
怀刺过寻不问程,剥啄扣关谐所愿。
谁云白首交如新,倾盖相逢如故人。
囊中制作绝伦类,和璧隋珠无足珍。
心醉归来书文室,却怪前宵梦椽笔。
至音寂寞知者稀,安得论文永足日。
可嗟吏道事奔驰,信信不见元紫芝。
胸襟不复忧鄙吝,圆缄寄我愁霖诗。
得诗三复云笺卷,喜气填膺光满面。
一首能轻万户侯,绿发幸交三语掾。
我今尔耳何为哉,汗漫如君心自灰。
为君挹尽双溪水,不发纤尘污两耳。
再为城南游,百花已狂飞。
更堪逢恶客,骑马风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