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尘殿》
《无尘殿》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劫灰飞不到,人迹少曾来。

浪说珊瑚树,空涵玉镜台。

洞虚风度竹,泉冷石无苔。

汩汩樊笼者,何因避世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殿diàn
sòng / zhònggōng

jiéhuīfēidàoréncénglái

làngshuōshānshùkōnghánjìngtái

dòngfēngzhúquánlěngshítái

fánlóngzhěyīnshìāi

注释
劫灰:指经历过灾难后剩下的灰烬。
人迹少曾来:很少有人来过这里。
浪说:徒然地说。
珊瑚树:比喻珍贵的事物。
空涵:空荡荡地包含。
玉镜台:象征高雅或清净的地方。
洞虚:空旷而虚无。
风度竹:风吹过竹林。
泉冷:泉水寒冷。
石无苔:石头上没有青苔,形容环境清冷。
汩汩:形容水流声。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
避世埃:逃避世俗的尘埃,即隐居或超脱尘世。
翻译
劫后的灰烬不会飘到这里,人迹罕至。
别提什么珊瑚树了,这里只有空荡荡的玉石镜台。
清风穿过空洞的竹林,泉水清凉,石头上没有青苔。
那些被束缚的人,怎样才能逃离尘世的纷扰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尘殿》,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处人迹罕至、超凡脱俗的景象。"劫灰飞不到"暗示了这里远离世俗的纷扰,"人迹少曾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诗人以"珊瑚树"和"玉镜台"象征珍贵而洁净的事物,"空涵"二字则表达了此处的宁静与空灵。

"洞虚风度竹"写出了竹林在清风中的摇曳,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泉冷石无苔"则描绘了泉水清凉,石头上不见青苔,显示出环境的清洁和静谧。最后两句"汩汩樊笼者,何因避世埃"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世俗束缚的人们的感慨,希望他们能来这里寻找心灵的解脱,避开尘世的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无尘殿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水龙吟·有人独立空山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
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般巧。
霜斤不到。
汉游仙、相从最早。
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
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0)

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
河桥径远,玉箫吹断,霜丝舞影。
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宦情归兴。
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宫沟上、春流紧。
新句欲题还省。
透香煤、重牒误隐。
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
携手同归处,玉奴唤、绿窗春近。
想骄骢、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0)

水龙吟·望中璇海波新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
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
南极飞仙,夜来催驾,祥光重见,紫霄承露掌,瑶池荫密,蟠桃秀、螽莲绽。
新栋晴翚凌汉。
半凉生、兰檠书卷。
绣裳五色,昆台十二,香深帘卷。
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
赐长生玉字,鸾回凤舞,下蓬莱殿。

(0)

水龙吟·望春楼外沧波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
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河流影。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
记殷云殿锁,裁花翦露,曲江畔、春风劲。
槐省。
红尘昼静,午朝回、吟生晚兴。
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0)

水龙吟·几番时事重论

几番时事重论,座中共惜斜阳下。
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
约住飞花,暂听留燕,更攀情语。
问千牙过阙,一封入奏,忠孝事、都应写。
闻道兰台清暇。
载鸱夷、烟江一舸。
贞元旧曲,如今谁听,惟公和寡。
儿骑空迎,舜瞳回盼,玉阶前借。
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0)

水龙吟·澹云笼月微黄

澹云笼月微黄,柳丝浅色东风紧。
夜寒旧事,春期新恨,眉山碧远。
尘陌飘香,绣帘垂户,趁时妆面。
钿车催去急,珠囊袖冷,愁如海、情一线。
犹记初来吴苑。
未清霜、飞惊双鬓。
嬉游是处,风光无际,舞匆歌茜。
陈迹征衫,老容华镜,欢悰都尽。
向残灯梦短,梅花晓角,为谁吟怨。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