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有刘阮二郎迷。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有刘阮二郎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并融入了仙境和历史人物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桃花岭这一地点的深厚情感和丰富想象。
"桃花岭上觉天低" 这一句通过“天低”来表达了一种亲切而又神秘的景象,仿佛在桃花满径的山岭之上,天空似乎更为接近,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人上青山马隔溪" 这一句则描绘了行者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情景。诗中的人物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马隔溪”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行到三姑学仙处," 这里提到的“三姑”即是传说中的潘三姑,她以修炼成仙而著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桃花岭不仅仅是一片美丽景色,更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的认识。
"还有刘阮二郎迷" 中的“刘阮二郎”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刘晨、阮肇,他们因在桃花源中发现仙境而闻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桃花岭这一地方传说故事的深刻印象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意境。
绰楔今王制,衣冠古谢家。
坊题状元字,庭老合欢花。
日纪三蓂隔,星移两岁差。
孟尝珠作履,潘岳版为车。
得酒丹逾渥,开奁雪未华。
桑榆收岂晚,龟鹤算初遐。
绿橘怀香远,黄鱼入馔嘉。
县分仙掌露,书趁月宫槎。
秀色桥还梓,繁阴瓞更瓜。
见孙怜我抱,有子听人誇。
道阻遥思越,辞荒强和巴。
晨瞻海东郭,佳气蔚成葭。
秋山日落川气黄,树影下映寒潭苍。
丛篁入林豁蒙翳,石角路转山东岗。
茆堂对山复面水,高者可屐深可航。
闭门却扫动经月,落叶委地苔覆墙。
岂无山客跨款段,亦有孺子歌沧浪。
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丘壑成膏盲。
画图彷佛见此景,褰裳欲渡川无梁。
空堂五月熯如火,使吾郁塞回中肠。
安得盘蛇一片石,坐醒残醉生馀凉。
君今持节行万里,要遣霜雪清炎荒。
请看穷谷最深处,或有隐逸藏声光。
扬清激浊付公等,吾欲拂衣辞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