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天姥望天台·其一》
《自天姥望天台·其一》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何处天台有石桥,行人指点碧云霄。

刘郎欲度何由得,隐士难回枉见招。

斋磬出林春漏永,征旗绕涧暖烟销。

仙凡咫尺空惆怅,马首东来客路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天姥山眺望天台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首句“何处天台有石桥”,以疑问开篇,引人遐想,仿佛在探寻那遥远而神秘的天台山。接着“行人指点碧云霄”,通过行人的动作和视线,将读者的想象带入到高远的天空之中,展现出天台山的雄伟壮观。

“刘郎欲度何由得,隐士难回枉见招”两句,运用典故,借刘郎(可能指刘晨、阮肇传说中的人物)和隐士的故事,表达了对无法到达理想之地的遗憾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隐士难回”与“枉见招”形成对比,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后半部分“斋磬出林春漏永,征旗绕涧暖烟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斋钟声在林间悠扬,时间似乎变得悠长;征旗在山涧环绕,暖烟逐渐消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命力的氛围。

最后,“仙凡咫尺空惆怅,马首东来客路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仙凡之间的界限虽近在咫尺,却难以逾越,引发深深的惆怅;另一方面,面对东来的客路,诗人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禁感叹于旅途的漫长与艰辛。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相结合,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梅花百咏·其六十七洞彻

春入冰壶万壑融,山光水色路玲珑。

月明照到诗囊里,香气绕来酒盏中。

庭院竹帘疏弄影,石桥流水浅生风。

分明身在青天上,玉树珊瑚挂碧空。

(0)

梅花百咏·其三十一全体呈露

白玉堂前雨乍晴,分明雪外见云英。

淡中有味却忘倦,画里虽灵无此情。

草阁玲珑嫌俗眼,纱窗幽静了平生。

天花落处轻无比,较却梅花落更轻。

(0)

梅花百咏·其十九自得

十载蓬窗一首诗,出于情性岂乖奇。

欲知在后在前处,正自勿忘勿助时。

卓尔心斋春浩荡,跃如佳景月清漪。

至今赖得程夫子,指点乾坤了不疑。

(0)

梅花百咏·其二阴阳有象

天地无心运五株,浩然二气塞堪舆。

心兮未动机先动,气也无初道有初。

触处形形分上下,初时噩噩本空虚。

乾坤不欲藏玄妙,故把梅花画出渠。

(0)

秋日述怀次张掌科时行韵

秋江烟冷水光寒,采采芙蓉向晚看。

衰鬓自怜风日改,閒情容放酒杯宽。

近瞻紫极垂玄衮,未傍青山挂皂冠。

谁笑宦年踰五十,汉庭元有老郎官。

(0)

夜入乐清分司晓起有感

夜鼓催行省,朝歌玩物华。

清流分雁宕,叠嶂合人家。

双塔耸山表,孤军悬水涯。

却怜民健讼,平地浪飞花。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